讓冰雪運動火爆出圈,熱“雪”沸騰

■冬運會是一個良好契機、一個重要平台。
■播撒冰雪運動的種子,是舉辦冬運會的題中之義。
■“冷資源”如何轉化為“熱經濟”?就在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場景裡。
■“十五冬”,將成為遼寧通過冰雪運動走向美好未來的新起點!
編者按
作為第十五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東道主,冬運會已經進入遼寧時間,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展開。
承辦冬運會,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遼寧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辦好冬運會,是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機遇和全新命題。
鑒往知來。作為一項具有數十年歷史的全國性大賽,歷屆東道主對冬運會傾注了巨大熱情,作出了獨特貢獻,留下了諸多物質遺產和精神遺產。無疑,其中的寶貴經驗值得遼寧參考和汲取。
為此,記者深入採訪冬運會的歷屆東道主,聽他們談冬運會是怎樣的平台和契機,與他們探討冬運會的使命與責任,請他們講冬運會全周期運籌的精要所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匯聚採訪成果,本報推出《他山之石·冬運之鑒》欄目,今日推出第一期。
相信,參照和借鑒歷屆冬運會東道主的經驗與做法,遼寧的冬運會答卷將書寫得更自信、更精彩。
“十四冬”閉幕一年了,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的冰雪賽事活動持續火爆、依然時尚——2024年12月21日,第十一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在呼倫貝爾正式啟動,“十四冬”的舉辦地仍對全國冰雪運動的開展極具影響力和感召力。
“全國冬季運動會(簡稱冬運會)落幕,冰雪賽事活動不停歇。寶貴的冬運遺產為內蒙古冰雪運動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而豐富的賽事活動讓冰雪運動的熱度留在了內蒙古大地。我們要把‘十四冬’帶來的群眾冰雪運動熱情保持下去,鞏固和擴大‘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成果,為人民健康、為經濟發展助力!”內蒙古自治區體育局相關負責人5日下午對記者說。
播撒冰雪運動的種子,讓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正是舉辦冬運會的題中之義!
回顧冬運會的歷史,從1959年首屆起,舉辦地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均位於我國北方:黑龍江、吉林、北京、新疆、內蒙古、遼寧。冰雪運動在我國北方地區已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因此,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新疆等地的運動員成為冬運會的主角,極富感染力的東北話也逐漸成為全國冬季運動會的“通用語言”。
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庄嚴承諾,對冬運會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冬運會需要擺脫地域和氣候的束縛,冰雪運動需要走入大江南北的尋常百姓家。2016年新疆承辦“十三冬”,讓人們領略到新疆的冰雪魅力。2024年2月,“十四冬”在呼倫貝爾市舉行,讓人們充分感受到來自草原的冰雪激情。
“冬運會是一個良好契機、一個重要平台,更形象地說,它就是‘播種機’,冰雪運動的播種機,讓冰雪運動在更多的地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並進一步推動冰雪運動的發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冶斌介紹,以“十三冬”為契機,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體育局與自治區教育廳共同創建了“百所雪上運動示范學校”,讓冰雪運動在校園進一步開展,發現、培養了一批雪上項目后備人才,包括田芮寧、阿爾成哈孜·夏開尼、特恩布力·葉爾肯等優秀運動員,“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強人才培養,為國家隊輸送更多優秀運動員。”
青少年是冰雪運動發展的基石與未來。借助冬運會吸引廣大青少年廣泛參與,是實現我國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
內蒙古冰上運動訓練中心副主任塔娜向記者介紹,冰上運動訓練中心每月定時向公眾免費開放,鼓勵群眾參與冰雪運動,讓場館成為群眾冰雪運動和青少年冰雪運動的重要陣地,“從2020年開始,中心與呼倫貝爾市教育局聯合,連續開展了冰雪公開課和研學交流活動,海拉爾區和陳巴爾虎地區的十幾所小學3800余人參與活動,每名學生在專業教練員的指導下體驗了冰上運動的魅力。”
塔娜表示,冰雪公開課的啟蒙和引導,不僅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冰雪運動、體驗冰雪運動、愛上冰雪運動,還通過冰雪運動促進了各民族青少年的交往交流交融,讓冰雪運動架起友誼的橋梁。這顯然也是冬運會的題中之義。
“十三冬”“十四冬”強有力地促進了新疆、內蒙古冰雪運動、冰雪產業發展,正如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原主任、北京冬奧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副主任趙英剛所說:“冬運會帶動、帶活、帶熱了舉辦地的冰雪運動,冬運會既是播種機,又是加速器,一如北京冬奧會對中國冰雪運動發展的推進作用。”
2022年北京冬奧會留給中國的最寶貴遺產,莫過於“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2022年1月12日,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發布了“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報告。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參與人數達到3.46億人。數據顯示,從參與冰雪運動人數看,遼寧排名全國第四,為0.23億,江蘇(0.26億)、山東(0.26億)、河北(0.25億),排名全國前三﹔從冰雪運動參與率看,遼寧排名全國第三,為53.83%,黑龍江(57.80%)、北京(55.24%),排名全國前兩位。
“三億人上冰雪”,遼寧貢獻大!在后北京冬奧時代,遼寧積極承辦冬運會,旨在取得更大進展、更大突破。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邱招義表示:“北京、河北承辦冬奧會,新疆、內蒙古承辦冬運會,以及黑龍江、吉林多次承辦冬運會、亞冬會,舉辦后釋放的一系列紅利有目共睹:冰雪運動場地的條件更好了,冰雪運動的發展空間更大了,冰雪運動的覆蓋人群更加廣泛,冰雪賽事活動更加豐富,參與冰雪運動更加便捷,冰雪運動的關注度得到極大提升。”
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王海泉對此深表認同:“如何借助冬運會,讓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我們需要向兄弟省區市學習,他山之石,我們得用好。比如冰雪運動進校園,比如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冰雪賽事活動,比如加大滑冰滑雪公益訓練營舉辦力度……”
“十三冬”首次設置青年組比賽,“十四冬”首次設置群眾組比賽,這些改革舉措的目的隻有一個:帶動並提升群眾尤其是青少年群體關注冰雪運動、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趙英剛向記者直言,希望遼寧以籌辦“十五冬”為契機,加大群眾冰雪場地設施、賽事活動供給,滿足群眾多樣性需求,讓更多人參與冰雪運動,推動冰雪產業與多產業融合發展,更好地服務振興發展戰略,“冰雪‘冷資源’如何轉化為‘熱經濟’?其實,就在更多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場景裡!”
始於冰雪,不止冰雪。冬運會就是一次“冰雪總動員”,全面點燃全民健身、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讓冰雪運動持續火爆出圈,熱“雪”沸騰,全民共享。2028年“十五冬”,無疑將成為遼寧通過冰雪運動走向美好未來的新起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