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字當頭開新局”系列報道之二
冰雪過處盡歡歌
人民網聯合報道組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經濟工作意義重大。當前,全國各地正在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人民網特別策劃推出“干字當頭開新局”系列報道,生動展現各地干部群眾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生動場景,見証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
當視角貼近中國大地,我們會看到黑龍江亞布力激動人心的冰雪賽事﹔會看到遼寧沈陽、新疆阿勒泰讓人流連忘返的冰雪美景﹔會看到吉林長春、遼寧丹東的冰雪裝備企業產銷兩旺……
從東北到西北再到華北,中國冰雪經濟的潛力和活力扑面而來。
冰雪賽事拉動經濟熱力升溫
亞冬會的到來,讓“爾濱”越來越“熱”。
在亞布力滑雪場,隨著清脆的發令槍響,運動員們飛馳而出,色彩鮮艷的滑雪服在潔白的雪道上畫出幾道彩虹……
為了迎接亞冬會,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進行了30多項基礎設施改造。亞冬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的建筑、建材、運輸等行業因此獲得了大量訂單和業務,帶動了就業和相關企業的發展,也為當地的旅游業和相關產業帶來了長期的發展機遇。”
旅游平台統計顯示,以哈爾濱為目的地的入境游已經同比增長超220%,境外游客預訂哈爾濱冰雪大世界門票量同比翻倍上漲。截至2025年2月4日,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已運營46天,累計接待游客數量突破26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35%,再創全新紀錄。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人民網 尚城攝
除了亞冬會,各地的群眾性冰雪賽事也遍地開花。
遼寧省體育局群體處處長王海泉介紹,今冬雪季,遼寧省將舉辦89項群眾性賽事活動,分布在全省各地級市的30余座滑雪場。
中國長春淨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延邊冰雪汽車拉力賽、敦化國際冬泳邀請賽 ……在吉林省,300多項群眾性冰雪賽事“主打一個開心”。
在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區,一名小朋友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滑雪。人民網記者 李洋攝
在冰雪資源同樣豐富的新疆,風箏滑雪、冰上風帆、雪地刁羊、冰雪馬拉鬆……一場場群眾性冰雪賽事在天山南北激情上演。
在新疆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滑雪場,滑雪愛好者馳騁在雪道。人民網 李欣洋攝
精彩賽事激發體育愛好者的參與熱情,賽事經濟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其帶來的體育消費成為了各地培育和鼓勵的消費新場景。
入冬以來,吉林北大湖滑雪場教練王玉喜的日程表排得很滿,春節的課程早已約滿。這位北大湖鎮南溝村土生土長的農民,已有20年滑雪教齡,是度假區單雙板高級滑雪教練。
“每年忙活不到5個月,能賺7萬到10萬元,比以前外出打工或者在家‘貓冬’強多了。”王玉喜告訴記者,如今村裡300多人在附近滑雪場當滑雪教練,在家門口找到了冬日裡增收的“新營生”。
冰雪旅游助燃消費新活力
1月22日一大早,沈陽博物館門前廣場上一片熱鬧景象。來自北京的張梓茹和閨蜜坐上東北亞國際滑雪場的旅游直通車,“今年是我第二次來沈陽,依然很期待。”
近年來,每到冬季,不太冷、不太遠、不太貴的沈陽都會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2024—2025年冰雪季,沈陽推出6大板塊、300余項系列活動。2024年12月以來,旅游預訂平台數據顯示,“沈陽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漲108%,“沈陽洗浴中心”搜索量同比上漲904%。
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5)》指出,2024—2025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有望達到5.2億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過6300億元……亮眼的數據,折射出我國冰雪旅游市場的澎湃活力。
“天天冰雪那達慕”搏克比賽。人民網記者 趙夢月攝
——2025年元旦假期,李凱專門帶著家人從湖北武漢來到新疆阿勒泰滑雪:“這裡的雪道依山而建,蜿蜒曲折,景色宜人,滑行體驗超棒。”
——在內蒙古“天天冰雪那達慕”活動現場,來自成都的00后游客姜華帶著媽媽與各地游客一起載歌載舞,高興得“樂不思蜀”。
——在青海崗什卡雪峰,廣東游客韓斌開啟了徒步探險、“滑雪+登山”等冰雪新體驗。
——坐在網紅“秦嶺小慢車”6063次列車上,游客們將秦嶺的雪凇垂挂與碎玉千層盡收眼底。
——在寧夏銀川,雪地飛碟、雪地摩托、雪地香蕉船等娛樂項目,讓不會滑雪的游客也能夠體驗到玩雪的樂趣。
…………
滑雪場之外,鄉村民宿借勢興起,僅吉林永吉南溝村就有民宿100多家。傍晚時分,南溝村“雪鄉人家”農家樂裡燈火通明。今冬雪季以來,這裡每天都擠滿了游客。“上菜嘍!”女主人於淑芬端出大鐵鍋,裡面咕嘟咕嘟地飄出幸福的味道。
歲末年初,各地兩會密集召開,“發展冰雪經濟”也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遼寧提出高質量發展冰雪經濟,壯大冰雪裝備產業,推動冰雪運動進校園﹔吉林明確,以冰雪和避暑“雙品牌”為引領,持續打造旅游萬億級產業﹔內蒙古提到,冰雪經濟是萬億級新賽道,要一體推進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等全業態發展。
冰雪裝備產業煥發新動能
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龍冰雪)生產車間裡,機械運轉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工人們正在利用現代化設備精心地打磨冰刀。
黑龍冰雪生產車間。受訪企業供圖
“這條生產線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擁有年產量300萬副冰刀的生產能力。”黑龍冰雪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生產冰刀、冰鞋的工序十分復雜,現在的智能化生產線隻需五六個人操控,一副冰刀的生產周期也從40多天縮短到了1天。”
據統計,2024年前10月,黑龍冰雪銷售收入達608.7萬元,比2023年同期增長37%。企業還成功申請了5項自主專利,冰刀產品銷售業績實現了出口額增幅300%。
吉林化纖集團生產的碳纖維滑雪板。人民網記者 李成偉攝
科技水平的高低,是決定產品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吉林省一些滑雪場的游客服務中心裝備租賃處,一排排供體驗的碳纖維滑雪板引起不少游客注意。
“看到碳纖維滑雪板可以免費試用,就試了試,重量比我之前用的輕了好多。”來自江蘇南京的劉女士豎起了大拇指。
“碳纖維雪板的重量比普通滑雪板輕30%,讓滑雪者更加節省體力,也便於控制。”吉林化纖集團工程師路陽表示,這種滑雪板對於初學者非常友好。
不止冰刀、滑雪板,冰雪運動的蓬勃發展有效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曾經的小眾市場正蛻變為全新的商業領域。
新雪季,遼寧丹東飛馬特實業有限公司的倉庫內,技師們正在忙碌地搬運精美的滑雪服﹔同樣位於丹東的海合谷實業有限公司,員工們正在進行滑雪服的試穿與設計……近年來,丹東市的服裝行業迅速崛起。
西安Bon skilife滑雪裝備店裡,滑雪設備整齊排列,滑雪板、滑雪鞋、頭盔、護目鏡等一應俱全。“我們自主研發的滑雪服、滑雪鏡銷量也在逐年上漲。2024年,我們的銷售額增長了15%。”店長姜杰說。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形成了15大類冰雪裝備器材產品體系,基本實現了從頭到腳、從個人到場地、從競技競賽到大眾運動的全產業鏈生產。”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負責人郝立順介紹,我國冰雪裝備器材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約300家增長到2023年的900家左右,銷售收入也從2015年的不到50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20億元左右。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冰雪經濟滑上“高級道”,背后有著更加深遠的謀劃和布局。
202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明確:到2027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到2030年,冰雪經濟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同年12月,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推動東北地區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實施方案》,提出將東北地區建設成為我國冰雪經濟高地。同月舉行的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特別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
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一系列意見、方案相繼出台,從頂層設計層面為冰雪產業打開更加寬廣的前景。市場供需兩旺、政策多重利好,冰雪經濟未來可期。
撰文:王斯文、邱宇哲、富麗娟、劉藝琳、寇雅楠、尚城、劉婷、張哲鑫、馬俊華、李洋、李成偉、梁宏鑫 、韓婷、王麗、陳明菊
視頻剪輯:邱宇哲
視頻支持:張哲鑫、徐成龍、邱宇哲、李成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委宣傳部、阿勒泰地區融媒體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昭蘇縣委宣傳部、昭蘇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