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把服務“嵌”入央地合作項目全周期

金秋九月,正是項目建設的黃金期。在沈陽市和平灣生態科創示范區項目子項目——和平灣數字經濟總部基地施工現場,處處是火熱的建設場景,4號樓主體結構不久前順利封頂,總部基地內部裝修和配套設施建設正穩步推進。
該項目是遼寧省首個以“投資人+EPC”模式實施的項目、沈陽市引入建設的第一個百億級央地合作項目,也是中國五礦集團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項目。據項目負責人介紹,從立項、手續辦理到施工,市、區各部門的服務非常到位,加快了項目建設進程。
遼寧省把深化央地合作作為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關鍵之舉,著力加強項目謀劃和服務,助推央企更好地融入地方發展。沈陽市為央地合作項目建立“五庫一清單”,把服務“嵌”入項目全生命周期,全鏈條抓服務,以服務促進度,把高質量要求落實到央地合作項目從謀劃到投產的全過程。
“五庫”就是在央地合作項目的謀劃、儲備、簽約、開工建設、投產運營5個階段分別建立項目庫,任務分工明確到部門,環環相扣,壓實各自責任,杜絕“項目引來了、開工了沒人管”現象,為項目推進所需的政策、資金、能耗、環評、用電用水等要素提供及時全面的保障。
“一清單”即央地合作項目全生命周期訴求服務清單。由沈陽市國資委負責,“一對一”服務303家央企在沈陽的各級子企業,定期溝通聯絡,及時梳理訴求,協調推動解決要素保障、實施建設、生產流通、融資需求等困難和問題,著力打通各地區、各部門與央企的溝通對接渠道。
沈飛航空配套產業園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沈陽市國資委、沈北新區多次現場調研、專題調度,並定期告知我們解決進度。這種作風和效能為項目加快建設提供了保障。”目前,產業園一期項目已進入室內安裝施工階段,計劃今年年底前交付使用﹔產業園二期航空裝備綜合保障基地項目已完成招標,計劃於近期開工建設。
今年以來,沈陽市新簽約央地合作項目20個,目前累計簽約央地合作項目80個,總投資3743.2億元,其中已開工項目54個、竣工項目2個,謀劃儲備央地合作項目140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