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頭條

振興突破看沈陽︱強招商、促落地,康平縣跑出發展加速度

人民日報社“振興突破看沈陽”報道組 劉成友 劉佳華
2022年09月30日06:56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廠房寬敞明亮,生產線有序運行,一條條透明的碳纖維絲“新鮮出爐”,懸挂在兩台設備連接處,抬頭看去,像是一道橫亙半空的水幕……金秋九月,“振興突破看沈陽”報道組走進位於康平縣的沈陽富萊碳纖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的正是一派忙碌景象。

碳纖維絲生產現場

碳纖維“身材”小、作用大、應用廣,被稱為“材料黑金”。富萊碳纖公司董事長張永福是遼寧人,早年間,他在甘肅創辦了企業,2020年3月,回鄉發展的他,將企業遷回沈陽,入駐康平經濟開發區。

為啥選擇康平?“縣裡盤活了以前的閑置資產,我們企業入駐后,原來的廠房和一部分設備都能直接用﹔原來的老員工,我們也聘請過來,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要是新建廠房,3年也搞不成。”張永福笑答。

誰都想不到,企業現在寬敞明亮的廠房和設備,其實之前已經閑置近十年,房屋老舊,設備蒙塵,留守的技術人員熬白了頭發,等不來盤活這片廠房的人。直到富萊碳纖入駐,這裡才又響起機器聲音,廠區重新煥發生機。

張永福高興地向記者展示一摞房產証。原來,因缺乏當初土地、規劃、施工許可及竣工驗收等要件,為盤活的老舊廠房辦理房產証成了大難題。怎麼辦?時間緊迫,論証可行,於是,在經消防驗收合格后,康平縣採用領導小組集體決策的方式,順利為富萊碳纖頒發了房產証。

張永福展示著老舊廠房的新房產証

入規、投資1.1億元建設年產600萬噸碳纖維儲能電池氈項目,異地廠房搬遷,入選沈陽市“揭榜挂帥”項目,達成5000萬元科技成果轉化……入駐康平的兩年多時間裡,企業實現了“五步跨越”。張永福感慨:“招商辦法多,營商環境好,我們來康平,真是來對了!”

近年來,一些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稅收貢獻大的企業漸次落戶康平。駿標1000萬條科技輪胎和信邦400萬隻鋁合金汽車輪轂兩個超10億元項目,中農聯冷鏈物流、嘉寓智能門窗和清潔能源等重大項目,正爭分奪秒、燈火通明加快建設……

在遼寧合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部正在組裝生產線。總投資10億元的合宏高分子塑料項目今年落戶康平,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跑出項目建設的“康平速度”,企業對在這裡發展愈發充滿信心,將原計劃的年產量從20萬噸上調到了50萬噸。

合宏高分子塑料項目生產線正在組裝

在遼寧宮焙食品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施工人員忙得熱火朝天,項目一期主營烘焙類產品,二期主營熟食和餡料類產品加工,兩期項目順利達產后,預計年銷售額超8億元,年納稅超2000萬元。公司董事長顧勇說:“康平縣服務質量優,落地政策好,什麼事都做到我們心坎上。從我們和招商團隊見面,到正式簽約,隻用了7天時間。”

遼寧宮焙食品項目建設現場

項目為王,招商為要。縣域經濟發展,離不開一個個具體項目。康平縣向上級爭取政策資金,向社會爭取項目企業,打好商協會招商、鄉情招商、產業鏈招商“組合拳”。

“項目非招引不會從天而降,康平距沈陽主城區一百多公裡,項目更不會不請自來。”康平縣委書記李旭臣說,“振興新突破、我要當先鋒”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康平縣赴北京等地開展招商活動10次,聯系到了涵蓋數字經濟等領域20余個項目源,爭取到投資50億元的70萬千瓦風電開發指標,華潤、中國電建和國家能源集團在康平的項目均實現開工建設,康平縣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年底將突破140萬千瓦。

落地為大,服務為先。“企業出題我答題、企業事項我來辦、企業經營我保障、企業先贏我后贏”,這就是康平縣根據招商、審批注冊、建設、經營等項目落地過程中的不同需求,提出並踐行的“四我”理念。把政府工作人員一個個的“我”嵌入到全程包保落實、挂圖作戰服務企業過程中,“店小二”如影隨形,“保姆式”沁人心脾。此外,康平縣將審批事項全部改為承諾制服務事項,探索“一張表格”注冊,各項涉企事項共壓縮時限161天、環節10個、要件29個。今年1至8月,康平縣簽約億元以上項目77個,同比增長37.5%,其中落地項目61個,增長205%。

康平是個農業大縣。李旭臣說,以前,在當地不少干部看來,“科技創新”這樣高大上的字眼,離康平似乎很遙遠。如今,眾多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項目落戶康平,全面激發起全縣干部群眾“爭拼搶”的意識、“行成能”的底氣、“可引大項目、引來大項目”的信心,也為康平縣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提供了重要支撐。

今年以來,康平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9.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7.4%,三項指標增速均創歷史新高。“我們將繼續錨定目標、勇毅前行,拓思路、搭平台,建項目、增后勁,擴大開放范圍、提高項目質量,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爭取實現縣域經濟倍增。”李旭臣信心滿滿。

(責編:張磊、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