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創新體制機制 釋放開發區振興發展活力

8月的鞍山,驕陽似火,而比天氣更火熱的是全市各開發區從上到下想事、干事的熱情。
開發區是地方經濟建設、產業發展、對外開放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為此,鞍山市通過深化改革激發制度創新活力,努力把各開發區打造成全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引擎、對外開放和體制機制改革的先行區、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低碳發展的示范區。
鞍山市從深化開發區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創新實施開發區“賽馬”機制等重點發力,創新實施以員額制為核心的績效考核制度,激發開發區“人”的活力。其中,將全市10個開發區提格為正縣處級單位,重新配備,全部配齊了縣(市)區開發區領導班子,制定出台《鞍山市開發區績效考核工作辦法(試行)》,納入同一平台考核,適用同一考核規則,統一結果運用模式。
與此同時,鞍山市從有序剝離社會管理職能、推動“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走深走實、賦予開發區編制使用自主權、實行相對獨立的財稅管理體制等重點發力,優化開發區運行機制,還原開發區應有“體制”活力。其中,以“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推動開發區實現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績效化考核、特色化發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開發區建設。目前,全市10個開發區均已成立公司,管委會服務高質量發展更加得心應手。
此外,鞍山市從以考核倒逼產業集聚、優化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機制、構建支持高質量產業發展政策集成、以制度創新為要素市場化配置保駕護航等重點發力,緊盯高質量產業發展所需謀劃制度創新,真正激發開發區“產業”活力。其中,科學編制鞍山市開發區發展規劃,明確主導產業定位,促進重點產業、重點項目向開發區集聚。在年度考核中,按各開發區當年固定資產投資中主導產業及支柱產業佔比進行排名賦分,得分直接影響開發區領導干部評價和人員工資待遇。
今年上半年,鞍山全市10個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長5.2%,投資平均增長34.3%,經濟發展主戰場、先鋒隊作用有效發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