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文化教育

“雙減”之下 快樂倍增

2022年08月18日15:55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雙減”之下 快樂倍增

體會勞作,收獲快樂。記者 王曉波 攝

在多彩世界中快樂成長。記者 狄文君 攝

參觀東北鋼琴廠。邢一涵 攝

學一項技能或特長、陪伴家人遠行旅游、靜下心來閱讀、在陽光下和伙伴們奔跑嬉戲、在鳴蟬聲中擁抱大自然……遼寧省全面實施“雙減”政策一年來,這個暑期孩子的假期生活和往常不同,充實美好、多姿多彩。

身心舒暢、充實放鬆是記者聽到的高頻回答,是孩子們對“雙減”假期最直接的感受,也是實施“雙減”政策收獲的回聲。

多元實踐活動開闊視野

“今年的假期作業不多,早就寫完了,還和家人一起去了周邊旅游,放鬆心情、開闊視野。”鞍山市鋼都小學六年級學生喻世岩說。

這個暑假,喻世岩還積極報名參加了中小學生暑期研學活動,參觀了鞍鋼集團博物館,了解新中國鋼鐵工業建設發展歷程,感悟中國工人不屈不撓的鋼鐵精神。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如今,各類“探究式學習”的暑期研學活動和青少年實踐夏令營,成為孩子“雙減”假期的主要內容。研學活動結合理論學習以及實踐探索,讓孩子們體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倡導孩子走出傳統教育的束縛,寓教於樂,釋放天性和想象力。也有不少學校還開展勞動實踐夏令營,帶領學生動手種植水果蔬菜,感受鄉村生活,在大自然中收獲體驗與成長。部分學生還把假期時間奉獻給志願服務,成為一名紀念館的志願講解員,通過志願服務了解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展示自我,開闊眼界。

培養興趣愛好增強綜合素質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這個暑假,興趣班成為“第二課堂”,文體活動明顯增多,孩子們培養健康的個人興趣愛好,在不同領域增長見識、拓展視野,綜合素質不斷提升。

考取竹笛十級証書、閱讀史書、晨跑鍛煉……鐵嶺市實驗學校八年五班學生王鶴潤,放假前就規劃好了暑假生活。“從前高壓環境下,精神緊繃,如今能夠自由支配時間,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陶冶情操,提升綜合素質。”王鶴潤說。

“雙減”下的假期,學校合理控制了書面作業總量,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放鬆身心的時間,大部分學生利用暑假時間學習技能、培養興趣、運動健身等,不僅緩解了學業壓力,增添了生活樂趣,還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培養自身意志,豐富假期生活。

校園托管服務提升假期品質

為解決學生假期家長看護難的問題,有的學校發揮育人主陣地作用,圍繞“雙減”政策,開啟了校園假期托管服務模式,學校開設藝術、體育、書法等特色課堂,舉辦機器人編程、化學實驗、無人機駕駛等豐富的社團活動,帶領學生們在興趣課中培養動手能力,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升假期品質。

校園假期托管服務,是減輕家長負擔、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創新舉措,運用益智游戲、體育鍛煉等多種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有機銜接,引導和幫助學生度過一個安全、快樂、有意義的假期,有效提升學生獲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興趣課外,有的學校還聚焦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開設專業的心理沙盤課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務,通過做游戲,持續幫助中小學生釋放壓力、增強自信,讓孩子們更好地融入集體,保持與父母的親密關系。(記者 陳博雅)

鐵嶺

民間藝人客串老師來到托管班

記者 狄文君

跟著遼北“葫蘆王”,在葫蘆上面學作畫﹔取材大自然,彩葉貼出精美圖案﹔發揮想象力,神情專注捏制小面人……暑假中,在民間藝術大師的指導下,鐵嶺市銀州區銀岡小學托管班裡的孩子們過得快樂又充實。

讓學生從小就接觸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為配合落實“雙減”政策,今年,鐵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積極組織優秀民間藝人、工藝美術大師,走進校園托管班,當客串老師,義務傳授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民間藝術絕活,讓孩子們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快樂暑假。

“第一周,面人,授課人李杰,鐵嶺市十佳優秀民間藝人﹔第二周,珠藝,授課人藺榮,鐵嶺市優秀民間藝人﹔第三周,糖畫,授課人柴春雁,遼寧省女子工藝美術大師……”遼北“葫蘆王”、鐵嶺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王國偉說,採取“民間藝人推薦+學校點單”相結合方式,暑假前,他們就與學校一起為托管班的孩子們制訂了快樂課程表。

不帶課本,不再奔波於各類補習班,在銀岡小學,孩子們或在操場上開心做健身游戲,或在教室裡專心捏面人、貼彩畫、學音樂。

讓家長放心,孩子們開心。“雙減+托管”,快樂過暑假。據介紹,銀岡小學現有1700多名學生,今年選擇在學校托管班裡過暑假的有1500多名學生。

營口

暑假實踐營裡孩子嗨翻天

記者 佟利德

8月17日,營口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學校烹飪教室裡,來自營口市雷鋒中學和市第十七中學的孩子們正在學習制作月餅。隨著中秋節的臨近,孩子們都想親手制作出一塊精美的月餅,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

三天兩宿的“實踐營”活動中,孩子們學到的第一課是鋪床疊被,整理內務。別看都是初中生,不少學生還真不大會干家務活。

“發掘孩子們的興趣愛好是學校一個重要的辦學初衷。”學校副校長房曉紅說,短短幾天,學校盡可能讓孩子們更多地體驗到各種職業和技能,除了手工、農事外,老師們現場大秀科學實驗,“火焰掌”“空氣炮”“液氮大爆炸”等互動表演秀讓孩子們掌聲不斷,無人機、無線電測向等科學類課程,讓孩子們提前過了把科學家的癮。

都說教學相長,素質教育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生活,也讓營口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學校的老師們化身變形金剛。自從暑期開營以來,老師們都是早上7點上班,晚上10點回家。他們早上是身穿防護服的核酸檢測助理,上午是興趣班的老師,中午是食堂的幫廚,下午是拓展訓練的教練,傍晚是鋤地澆水的農民,夜晚他們又像媽媽一樣安慰想家的孩子……這個暑期,營口市中小學2022年“我心向黨”快樂暑假實踐營開營以來,營口市中小學素質教育學校已為12所小學的905名小學生、5所中學的912名初中生進行了培訓。

沈陽

暑期托管班的“花式”課堂

記者 高華庚

進入暑期以來,沈陽市各所學校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學校辦學特色,量身定制暑期實踐課程。同時,暑假期間各所學校開展的特色托管服務,也十分受孩子們的喜愛。孩子們在托管班選擇游泳、球類運動、舞蹈、主持等充實自己的暑期生活,以自己喜歡的各種方式開啟多姿多彩的暑假模式。

在渾南區,全區32所學校300余名學生在暑假期間,開展了賽艇、籃球、足球等社團暑期專項訓練活動。大東區精准對接學生家長需求,全面推行“2+N+X”的暑期托管服務模式。各校在“作業輔導+體育活動”兩項基本活動的基礎上,深入開展科普、文藝、勞動實踐、閱讀及社團活動等N項拓展活動,學生自願選擇自己感興趣的X個課程。

據了解,今年暑假,沈陽市有71所小學校承擔暑期托管任務,服務學生13.7萬余人次。

而沈陽市的“一校一案”暑期托管服務,也讓孩子們感受著愈發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

在鐵西區勛望開發區教育集團建農分校,每天一節體音美,讓孩子們用運動打開身體,用游戲舒緩情緒。沈河區文藝二校新寧小學、沈陽市實驗學校(小學部)等學校,充分利用校內的圖書館、閱覽室、實驗室、體育館等資源,為孩子們設計了包含閱讀、藝術、體育、益智創新、拓展訓練等11種暑期拓展課程,努力將沈河區暑期托管服務打造成學生拓展興趣的平台。

丹東

做個“幸福小當家”

記者 王盧莎

“先炒雞蛋,再炒西紅柿,一盤香噴噴的西紅柿炒雞蛋出鍋嘍!”8月16日,丹東市育鵬學校二年二班的韓慕晴在廚房裡忙得熱火朝天。

今年暑假,丹東市落實“雙減”新舉措,勞動教育正當時。全市各個學校以勞動教育養成為抓手,增強家庭勞動的計劃性和持續性,倡導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成長的快樂,做到“雙減”不減責任、不減質量、不減成長。

“學校倡導勞動教育從掌握生存技能開始,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分擔家務、制作美食,體驗勞動的樂趣。”丹東市育鵬學校校長林萍告訴記者,學校號召同學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裡的事情幫著做、集體的事情搶著做,人人爭做自理小能手。學校把實踐與勞動教育融入七彩夏日,充分發揮家庭勞動教育主陣地作用,建立了與居家特點、小學生年齡特征相符的家庭勞動實踐內容項目體系——“習勞知恩,綠色成長”。

暑假期間,孩子們配合家長一同參與制作一日三餐,既培養孩子們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也讓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父母操持家務的辛苦。

“我不僅吃到了孩子做的飯菜,昨天兒子還給我洗腳……”說到這裡,一年一班學生王文韜的爸爸眼睛有些微微泛紅。勞動教育不僅在親子間架起愛的橋梁,也讓孩子在勞動中體會父母的不易、自己的不足,在勞動中健康成長。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