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本網原創

遼寧:“大國重器”相繼問世 創新驅動振興發展

孝媛
2022年08月12日08:10 |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小字號

“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納米限域催化”等一批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國產首艘航母、航母艦載機、跨音速風洞主壓縮機、水下滑翔機等“大國重器”在遼寧問世……

8月11日,遼寧省委宣傳部召開“遼寧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二場),介紹了遼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情況。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孝媛攝

發布會現場。人民網 孝媛攝

科技創新結碩果

十年來,基礎研究成效顯著。2021年遼寧省R&D經費支出600億元左右,比2012年提高35.4%。“金屬納米結構材料”“納米限域催化”等成果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十年來,戰略科技實現突破。國產首艘航母、航母艦載機、跨音速風洞主壓縮機、水下滑翔機等一批“大國重器”在遼寧問世,為國家所需貢獻了力量。

十年來,平台建設日益加強。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國家醫學檢驗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重大創新平台在遼寧布局。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達到34個,是2012年的1.4倍,數量居全國第10位。

十年來,企業群體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8107家,是2012年的8倍。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18158家,是2017年的8.7倍。培育雛鷹企業3017家、瞪羚企業547家、潛在獨角獸企業17家。

十年來,科技成果持續產出。全省共有178項科技成果榮獲國家科技獎,2328項科技成果獲得省科技獎。2021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778.6億元,是2012年的2.3倍。

十年來,區域創新高效推進。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全省國家級高新區數量達到8個,居全國第6位。2021年,全省19個省級以上高新區以佔全省1.2%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省13.8%的地區生產總值。

十年來,科技人才加快引育。遼寧省新增兩院院士19人,兩院院士達58人,居全國第8位。新增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16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0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117人。

十年來,民生科技不斷改善。派駐科技特派員5985人,示范農業新品種、新技術627項,帶動農戶25萬戶。建設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28家,服務患者30余萬人次。“10合1混採檢測技術”等先進成果,為抗擊新冠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

創新引領促振興

遼寧堅持創新生態、創新平台、創新人才“三位一體”推進,出台《遼寧省科技創新條例》,落實《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完善科研評價機制。布局建設遼寧實驗室,創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沈陽渾南科技城和大連英歌石科學城建設。通過“帶土移植”引才,梯度培育人才,聚集國際人才,夯實創新基礎。

在提升創新效能方面,遼寧不斷提高頭部企業本地配套率,構建產業協作體系,引導中小企業提升配套能力和水平,加強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提高科技創新成果本地產業化率,搭建中試平台,建立成果轉化統計制度,健全科技成果信息庫,開展撮合對接,健全服務體系。目前,遼寧省內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達54.26%,較2019年提高2.86個百分點。提高科技型企業增長率,從抓好源頭培育,到強化金融助力、優化服務流程、創新工作舉措,2019年以來,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年均增長34.5%,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年均增長24.7%。

遼寧振興首先要工業振興,必須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遼寧布局31條重點創新鏈,支撐24條重點產業鏈,服務22個產業集群建設。讓企業做“盟主”,構建省級典型實質性產學研聯盟400個,提升類產學研聯盟628個。針對產業鏈、創新鏈上的“堵點”“斷點”問題,以企業為主體,組織實施省級“揭榜挂帥”科技攻關項目267個,省科技重大專項75個,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91項,突破關鍵核心技術340項、研發重大創新產品257個,帶動產業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有力支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世界級石化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世界級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建設。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