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經濟民生

沈陽:細河美麗蝶變 百姓幸福滿滿

陶 陽
2022年07月25日08:05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細河美麗蝶變 百姓幸福滿滿

夏日的傍晚,沈陽細河U谷公園風光旖旎,清澈的河水緩緩流淌,整潔的岸邊綠草如茵,徐徐清風帶來絲絲清涼,市民三三兩兩徜徉在河邊的樹蔭下,享受著依水臨岸的慢生活。

在細河兩岸,像細河U谷公園一樣的景觀綠地穿成一串。細河已經成為城市中的一道濱水綠色長廊,是市民休閑納涼的好去處。

然而,幾年之前細河還是一條“臭水溝”。市民劉亮回憶道:“河水又黑又臭,沒有人願意住在周邊,就算遛彎兒都要繞著走,當時的感覺就是這條河真的‘沒救了’。”

細河也叫仙女河,全長87.1公裡,是沈陽市的一條城市內河。作為市內納污河流,細河長期承接城市生產生活污水。2017年以前,細河常年為劣Ⅴ類水質,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濃度均高於地表水Ⅴ類標准數倍甚至數十倍。在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期間,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明確指出細河水質惡化問題。

細河治理迫在眉睫。2017年以來,沈陽市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鐵腕治污,以最大力度、最嚴措施,實施靶向治理及長效監管。

“針對細河上下游的現實情況,我們決定將入河的生活污水與生產污水分開處理。”沈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其中,於洪區的河段為上游部分,主要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沈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河段為下游部分,主要處理企業生產污水。”

在細河上游,隨著沈陽市城市化進程的發展特別是於洪新城的開發,細河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百姓反映強烈。沈陽市提出“因河施策、多措並舉、強化監管、穩定達標”,在全面深入地調查和科學細致地研究后,對細河實施環境綜合整治。

2018年投入2.4億元,修建8.8公裡截污管線,從根本上解決直排細河污染源問題﹔2019年,北部污水處理廠和仙女河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提質運行﹔2020年投入1300萬元實施清淤疏浚綜合整治工程……

沈陽市於洪生態環境分局局長張力軍說:“通過綜合施策,從2020年5月開始,細河於台國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功能區標准,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近年來,細河水質逐年向好,2021年細河年平均值為Ⅲ類水體水質。”

相比細河上游,細河下游工業企業集聚,尾水收集處理難度大,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導致細河水體長期嚴重污染。而細河主要補水方式為沿河污水處理廠排放的尾水,因此污水處理廠出水是影響細河水質的關鍵之一。

“我廠設計日處理能力為25萬噸,工程總投資6.6億元,2018年6月30日正式達標運行。”在沈陽振興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袁志紅指著身后的好氧區說,“根據水源不同,我廠預處理工藝分為兩條主線,分別是曝氣沉砂+臭氧氧化+水解酸化﹔曝氣沉砂+水解酸化工藝。污水經過三級處理后,達到國家一級A標准排放至細河,對細河水質改善起到了一定作用。”

同時,生態環境部門針對每家企業產生污水的不同特點,“一企一策”制定污水治理方案,實施精准幫扶指導,解決企業在污水治理上面臨的難點堵點問題。

憑借多項治理措施及持續管控手段,細河水質顯著改善,各項污染物指標呈現逐年遞減。經檢測,2022年1月至5月,細河水質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如今,細河不再是百姓掩鼻而過的“臭水溝”,而變身沈陽西部一道獨特的風景,成為沈陽夏日休閑旅游路線的點位之一。水清了,岸綠了,景美了,百姓也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