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遼寧頻道>>區縣鄉村

桓仁:綠色發展美了“顏值”增了“產值”

王鐵軍 叢煥宇
2022年07月18日08:33 | 來源:遼寧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桓仁:綠色發展美了“顏值”增了“產值”

炎炎夏日,在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走一走,呼吸全省負氧離子含量最高的新鮮空氣,聆聽鳥鳴蛙叫,飽覽如詩如畫的風光,無論是本地人還是游客,都會打心底迷上這座山水之城。

從實施歷史名城保護、科學開發生態旅游資源,到推進宜居城市建設、全方位打造遼東邊陲最美縣城,近年來,桓仁縣持續優化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走在一路花香的八卦城裡,簡朴且不失庄重的縣政府辦公樓、高大而古朴的城門,限高不超過37米的新式建筑,放眼都是一道道風景。城裡餐館飯店鱗次櫛比,隨便在哪一家坐下來,都能吃到最可口的特色美食。吃完飯后,店家會推薦就近到章樾公園看看,了解桓仁第一任縣令的掌故,在水榭亭台邊觀賞鯉魚戲水……

走進小山村,採訪外地來桓仁定居的創業者,同樣能感受小城的魅力。45歲的張悅在一線城市漂了十多年后,因為愛上了桓仁的青山綠水,2006年毅然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舉家遷到桓仁。他在縣城買了房,在雅河鄉承包了20多公頃山林,種植林下參,還扣了4個塑料大棚種草莓。“我最明智的選擇是扎根桓仁,端上了生態飯碗。當初那些勸阻我的家人朋友,現在都對我豎起大拇指。”張悅說。

近年來,為了守護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桓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立縣”戰略,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民生優勢,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全過程,持續優化全縣文旅資源並建設配套基礎設施,推動文旅資源和新興業態融合發展,譜寫出桓仁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近年來,桓仁接待旅游人數持續攀升,穩居全省縣城前列。

楓林谷森林公園是游客來桓仁的必選之地。在2013年以前,這裡曾是國有和平林場所在地,隨著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林場效益每況愈下。

2013年,和平林場改制,成立了桓仁楓林谷森林公園旅游有限公司,昔日砍樹賣錢變成了植樹護綠賣風景,楓林谷因此成為桓仁靠綠色發展贏得生機和希望的典型。經過9年的培育發展,楓林谷的森林覆蓋率已達98.75%,在省內遙遙領先。加之春賞百花、夏避暑,秋觀楓葉、冬賞雪的迷人景觀,楓林谷年均吸引游客20多萬人次。

“景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讓周邊的和平村1200多名村民端上了生態飯碗。以前外出打工的村民爭相回老家,守在家門口就能賣山貨,一年多賺個三五萬元輕輕鬆鬆。”桓仁楓林谷森林公園旅游有限公司營銷部長李光說。

從簡單地索取生態資源,到有效保護開發生態資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連通大山之外,再到用最美的景色、最熱情的服務吸引外界目光,桓仁的生態發展之路有章有法,步步為營。這不僅為桓仁可持續發展做出注解,也為百姓增添著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雅河鄉灣灣川村旅游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柏景芳對此深有感觸,“景美了,路通了,游客多了,家家戶戶的日子都過好了,文明素質普遍提高了。”

變生態“顏值”為“產值”的發展之路,讓冰酒、人參、優質稻米、山野菜、大榛子等產品也跟隨游客的腳步,成為桓仁綠色發展的移動名片。

(責編:孝媛、湯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