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的故事

【穿越歷史的感動】電流防砂創效益 增產原油數千噸

2021年07月10日13:10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故事主人公:趙奇峰,男, 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高級技師,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採油工,遼河油田歡喜嶺採油廠齊5號站站長。趙奇峰參加工作13年來,在平凡的採油工崗位上苦練技術、潛心摸索,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技術本領。據統計,他運用自己的高超技術,通過在已連續生產20多年的42口老油井上應用,累計增產原油3830多噸,創經濟效益1240多萬元,節約生產成本380萬元。他摸索總結出的“電流防砂法”和“鏈狀管理法”在遼河油田廣為應用,被稱為“管井絕招”。

趙奇峰

“多年來支撐我的唯有責任和情懷。我一不圖名、二不為利,但我覺得一項工作的革新、一本書的作用、一項技術的傳承,肯定比趙奇峰作用大。”趙奇峰說。

作為遼河油田歡喜嶺採油廠採油作業三區8號站採油工,1993年參加工作時他只是個技校生,如今已是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技師、全國技術能手、集團公司技能專家,成為石油工人學習的榜樣。

面對眾多的榮譽,趙奇峰很平和。他對記者說:“一線是創新的基礎。我就想打個樣兒,讓更多的工人看到希望,咱一線工人也有大作為!”

“工人搞創新,不用高大上,小發明也能解決大問題。”

12月4日,歷經全國40個行業1320個企業3336項目的激烈角逐,趙奇峰團隊捧回了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一等獎。這是遼河油田首次在國家級創新方法大賽中摘得桂冠,也是此次遼寧省唯一榮獲一等獎的項目。

獲獎的“基於TRIZ的作業井管內流體控制工具的研制”項目,針對油田井下作業由於泄油器功能受限而易污染的實際,通過創新方案設計實現了井內井外油水的雙控制,實現了真正的本質綠色安全作業,預計每年創效1000萬元以上。

趙奇峰的創新成果不勝枚舉。工作27年來,他共解決生產技術難題522項,為企業累計創效1.3億元,獲省部級以上創新成果獎33項,國家專利43項,96項創新成果在石油行業推廣應用。

這些成果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來源於一線,也應用於一線。趙奇峰說:“工人搞創新,接地氣,切合實際,不用高大上,小發明也能解決大問題。”

他帶領團隊通過利舊加工制成隔熱管密封節取出器,取出率100%,極大地縮短維修周期,提高利用率,獲得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創新成果一等獎﹔研發的緩沖罐溢罐動態監測報警系統,利用太陽能獨立工作,代替員工隨時監控儲油罐罐位變化,對於安全生產意義重大,今年榮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

站裡員工都愛跟著趙奇峰干:“少吃苦。”他的創新始終堅持“少浪費、多出活”的原則。少浪費,一個是少浪費力氣,一個是少浪費錢﹔多出活,一個是工人多出活,一個是設備多出活。

過去,調整抽油機平衡,工人需要站在高空掄大錘、使撬杠移動1噸重的平衡塊,一干就得兩個小時。趙奇峰發明了高效調平衡工具,利用千斤頂把高空作業轉移到地面上,工人不用費力,5分鐘就能調整好。以前換一顆閥杆螺母,油井要停產三四個小時,而到了趙奇峰手裡,換顆閥杆螺母10分鐘就行,且不用停產。原來,他把閥杆螺母由整體革新成了分體。

多年來,他還在實踐中創新提出“鏈狀管理法”“油井管理七法”“組合注汽防竄法”等管理法,使一大批躺倒井“起死回生”,累計增產原油10萬噸,創效1500萬元。

“一個人技術再強、能力再有,也是有限度的。讓身邊的工人兄弟都強起來,才可以星火燎原。”

12月14日,參加完國家、集團公司勞模表彰會的趙奇峰,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國家管網集團西氣東輸公司,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技術交流。

近年來,趙奇峰帶領創新團隊攻關的難題不僅僅是遼河油田的,還有集團公司的。

他認領的難題是對生產中普通過濾器進行技術革新,目前已經生產出成品。恰好到玉門油田創新工作室交流時,他們也遇到相同的難題。雙方一起交流,實現了技術共享。

趙奇峰說:“一個人技術再強、能力再有,也是有限度的。讓身邊的工人兄弟都強起來,才可以星火燎原。”

近年來,趙奇峰利用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的資源,吸納了來自機械設計、加工領域或者電子控制等領域的人才,讓更多的“星火”匯聚起來。他帶領創新團隊深入一線解決油田污水回注、油井砂卡等難題,成效顯著。

2006年,趙奇峰被聘為遼河油田採油工總教練﹔2015年,被聘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南石油大學兼職教授。近10年來,他累計帶徒弟300多人,教學2000多課時,幫帶出技師、工程師、管理干部等120余人,培養出中央企業、遼寧省、石油石化行業技術能手24名。

在趙奇峰心中,夢想在更遠處。2010年,他開始寫書。白天工作,晚上等孩子睡了,從21時寫到凌晨3時多,就這樣“折磨”了自己兩年,寫了95萬字。2011年第一套教材出版,反響很好,趙奇峰就再沒停下來,現已出版6本教材共300萬字。趙奇峰還出版了國內第一套石油工人的任務驅動型視頻教材,將採油工的92項技能操作標准化,初級工看了視頻就能干活。這些已在中國石油推廣,並被列為採油系統必備培訓教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線下培訓按下“暫停鍵”。趙奇峰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和同事加班加點開發了微信小程序——掌控管理培訓平台,將92個視頻,以及各種培訓書、資料書、工具書等都納入平台,還設立了在線交流、在線考試、在線復習等模塊,使員工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學習,受眾輻射全國各地技術工人。

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一年比一年忙碌的趙奇峰,想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管井經驗、絕活妙招傳授出去,讓更多的人成為技能型石油工人,在崗位上為油奉獻。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