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遼寧的故事

【穿越歷史的感動】自學成才勇創新 “鐵漢”堅毅戰病魔

2021年07月01日15:14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主人公:史繼文,遼寧省盤錦市人。曾任沈陽鼓風機廠數顯中心站站長,遼寧省數控數顯技術服務中心經理。他自學成才,大膽革新,是工人出身的數顯專家。他三次與病魔、死神抗爭,身患重症仍堅持工作,彰顯了新時期的“鐵人精神”,被譽為“鐵漢”。198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史繼文

1963年,20歲的史繼文考入沈陽鼓風機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將業余時間用於休息,而是置身於知識的海洋之中,不斷充實著自己的技術水平。

十余年間,史繼文堅持自學,先后學習摘抄了《晶體管脈沖數字電路》《機械設計原理手冊》《數控機床》等300多本電氣機械方面的理論書籍,累計抄寫20萬字,僅讀書筆記就達13本之多。

1977年,車間成立了革新小組,知識儲備豐富、技術水平高超的史繼文眾望所歸地當上了組長。

當時,機械加工車間引進了一台德國設備,可一到冬季,這台設備就總是出狀況。先是在運行過程中總是突然發出刺耳的警示音,然后就自動停止運行,搞得大家一頭霧水,卻也不敢貿然維修。

那段時間,史繼文總是靜靜地守在這台設備旁邊,實時記錄它的運行狀況。終於,細心的他找到了問題所在。原來由於運料車經常進出車間,大門不停地開合使得車間內熱量散失太快,溫度過低,而德國設備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因此出現了機器總是自動停車的現象。

用什麼法子能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呢?史繼文看著車間大門,琢磨起來。“如果把車間大門改成自動門,車輛進出后可以自動關閉,那設備自動停車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打定主意的史繼文說干就干,他從廢料堆裡找回一些鐵片,在車間的一個角落裡搭起一個小屋,作為攻關陣地。后來因為覺得往返家和工廠之間有些浪費時間,他索性把行李搬進小屋,吃住在車間。經過一個月的奮戰,自動大門制成了。汽車出入車間時,大門自動開關,就像現在的感應門一樣。

史繼文的這個革新成果在沈陽鼓風機廠引起了轟動,自此也開啟了他孜孜不倦的革新之路。

上世紀七十年代,由於設備陳舊、機床精度差,沈陽鼓風機廠的廢品率高達20%,而出一件廢品就要損失幾萬元。這讓善於搞革新發明的史繼文坐不住了,如何降低廢品率成了他決心攻克的一個課題。然而,在實踐中,史繼文發現,無論如何改進刀具或是工藝,都無法解決機床老化帶來的問題。

那時,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普及了數顯技術,這種應用微電子技術是改造老設備的最好方法。

其實,在1975年,沈陽鼓風機廠就已經花費2.6萬元買進了4塊數顯表,但是應用之后並沒有取得好的效果,時間一長,數顯表也被堆放在了廢品堆裡。

史繼文打起了這4塊數顯表的主意。他從倉庫裡翻出數顯表,借來圖紙,開始了數顯技術的研究。經他重新調試應用后的數顯表立了大功,車床的廢品率由原來的20%下降到2%。他還成功改造了數顯表的開關,實現了一表兩用。

這次,他的革新成功不僅轟動了全廠,更是震驚了業界。遼寧省機械廳還給他頒發了機械設備改造的獎勵証書。隻知埋頭苦干的史繼文此時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技術還能“拿得出手”,這促使他萌生了專攻數顯技術的念頭。

看到史繼文提出的有關計劃后,知人善任的企業領導選擇支持他,很快,由史繼文負責領導的數顯站正式成立了。

史繼文

數顯站的任務就是專攻數顯技術在機床改造上的應用。隨著技術的日趨成熟,史繼文的名聲也越來越大,先后有來自省內外的300多家單位前來學習取經,許多單位還邀請他去講課。到1984年,全國已建立了6個數顯技術服務中心。

在史繼文的帶領下,遼寧省數顯技術服務中心也組建起來。在服務中心創立初期,許多事情他都親力親為。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全心全意、廢寢忘食地工作時,病痛正向他伸出了魔爪,他的左腹內長了一個巨型腫瘤。

得知史繼文的病情后,沈陽市政府的領導專門為他請了很多專家會診。但手術時打開了腹腔卻又關上了,因為病灶太復雜,切不了。史繼文從沈陽輾轉多地,卻沒有一個醫院敢收治他。在嘗試了各種方法后,史繼文與妻子商量去北京求醫,“北京就是我最后一站,如果還是不行,我也沒有什麼可遺憾了。”

幸運的是,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著名的外科專家潘瑞芹教授用了6個小時,切除了他腹內1.6公斤的神經纖維惡性腫瘤,終於挽回了他的生命。出院之前,潘瑞芹再三叮囑他,一個月以后來復查。

手術后的史繼文情況依舊不樂觀,他的左腿失去了知覺。“腿不好使,腦子還好用。”他非讓妻子騎三輪車送他去上班。5個月過去了,他非但沒有去復查,更是忙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后來,在廠長的強烈要求下,他才進京復查。可潘瑞芹給他檢查后,告訴他還可以活5年。

5年,這意味著史繼文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也許隻剩下1825天了。

可是,病魔和死亡的威脅並沒有讓史繼文覺得害怕或是選擇退縮,相反的,以工作為生命的他強烈地感覺到時間的緊迫,並立下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誓言。

多少領導、同事勸阻他,讓他好好休息休息,享受一下人生。而他只是笑笑,依舊忍著病痛工作在現場,還是那麼地廢寢忘食,還是那麼地忘我投入,仿佛他並不是一個生命即將進入倒計時的病人。史繼文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大家,職工們都稱他為“鐵漢”。

5年間,史繼文先后接待了來自全國17個省38個市285個單位的2000多人,對他們進行技術輔導和服務﹔為全國15個省27個市推廣應用了1000多個坐標數顯,累計創造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他還編制了90個學時的數顯數控錄像帶,作為各地的培訓教材。

1988年8月的一天,史繼文在從工廠回家的路上,因劇烈的胃疼跌倒在馬路上。無情的病魔又一次向他襲來來,再次躺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手術台上的史繼文,胃又被切除了4/5,體重一下子掉了6公斤。然后,40天后,這個與生命賽跑的人再次回到沈陽。回沈第二天,由他主持的光柵數顯表的鑒定會如期召開。

自學成才的史繼文,在取得突出工作業績的同時,三次與病魔和死神交鋒,最終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病魔,趕跑了死神,響當當地成為新時期“鐵人精神”的代表。

1986年和1990年,史繼文兩次參加全國勞模報告團,他的報告《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成為全中國職工學習的榜樣。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病魔,趕跑了死神,成為新時期響當當的“鐵人精神”的代表。 

(責編:邱宇哲、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