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看遼寧

撫順西露天礦:百年天礦的“綠色轉身”

【查看原圖】
西露天礦 李進媛 攝
西露天礦 李進媛 攝
來源:人民網-遼寧頻道  2020年07月12日11:17

天更藍,水變清,昔日寸草不生,如今綠樹成蔭。撫順西露天礦,這個擁有百年開採史的亞洲第一大露天開採煤礦,正逐步推進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向綠色發展轉型升級。

撫順因煤而建,因煤而興。開採於1901年的西露天礦,礦坑東西長6.6公裡,南北寬2.2公裡,礦坑面積10.87平方公裡,深度420米。長期以來,高強度的煤炭開採致使資源趨於短缺,造成地質災害隱患,嚴重制約城市的發展。

2018年,撫順成立了撫順市西露天礦退煤閉坑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工作推進組,出台西露天礦治理開發行動計劃,按照“產業+生態+民生”的思路推進項目實施,以此作為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2019年6月,西露天礦正式閉礦,由採轉治。

“治理,首先要從災害治理入手。”據西露天礦總工程師肖平介紹,在保証礦坑安全、穩定的基礎上,首先對礦坑進行回填壓腳,將坑底部回填土方,局部高段邊坡削坡減重,以防止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生。

與此同時,加大新、老火區和潛在自然發火區域防范及治理工作,通過對可燃物進行適當清理防止其自燃,對環境造成污染。

此外,對坑下逐條水溝、逐個匯水區核定能力,實施40項防治水工程,對周邊的礦坑水進行有效排放。目前,礦坑每年排水可達2000多萬立方米,投入費用近5000萬元。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西露天礦因地制宜,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先后對6個穩定區域實施復墾綠化、生態恢復,完成治理面積1215畝。目前,整個礦坑生態恢復治理面積140多萬平,達到礦坑面積的1/5,栽植樹木100多萬株,“天也藍了,鳥也多了,生態恢復治理的效果顯而易見。”肖平說。

“關於綠色發展轉型升級這篇大文章,我們的計劃還有很多。”肖平表示,下一步,西露天礦將在治理的同時與產業發展相結合,依據地形地貌及周邊環境,計劃用5-10年時間將其建成東北地區的“生態歡樂谷”,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實現老礦區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李進媛 攝)

分享到:
(責編:王斯文、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