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丽丽——
“履职为民,就要走进群众心里”

诊疗室里灯光柔和,沙盘旁的置物架上摆满了各类模型,墙边的绿植将辽宁阜新市人民医院(阜新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心理健康门诊装扮得十分温馨。
临近中午,问诊结束,心理健康门诊恢复安静,全国政协委员、阜新市人民医院院长张丽丽来到诊室,向出诊医生了解近期情况:“最近来咨询的孩子多吗?主要是什么年龄段?家长陪同的和自己来的各有多少?”
心理健康门诊今年初正式开通,离不开张丽丽的推动,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一直是她关注的重点。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张丽丽经常利用诊疗、手术的机会,和家长、孩子们沟通交流,还多次到中小学校调研走访,了解情况、收集诉求。
“部分学校的课间安排还需进一步优化,时间和空间利用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心理咨询要体系化建设。”2024年全国两会,张丽丽提交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项目的通知》,提出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服务。“建议落地有声,关注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张丽丽兴奋地说。
张丽丽一方面积极参与政协各类调研活动,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她注重倾听患者的所需所盼,结合调研和个人思考,两年多来先后提交了16件提案和建议,都得到积极回应反馈。
回到办公室,处理完医院工作,张丽丽又开始整理近期关于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材料。从医30多年,她始终关注妇女儿童健康问题。“妇女从怀孕到生育,再到婴儿出生后各类检查、保健,是个很长的链条,每个环节都有很多文章可做。只有持续强化政策保障、优化服务质量,才能让妇女儿童有更好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这是我今年提交的提案,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基层疾病诊治能力。”张丽丽在提案里建议构建以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的服务网络,提升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完善疾病筛查、诊断、转诊机制,推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同时通过基金支持、民政救助等方式,为经济困难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医疗保障。
不只是建言献策,更要身体力行。张丽丽推动阜新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试管婴儿技术,服务范围覆盖阜新周边多个县市,减轻附近患者异地就医的负担。
平时,张丽丽行政事务繁重,但她仍忙碌在诊疗室、手术室一线,问病情、做手术、带年轻人。“时常走入手术室,我才能及时了解工作中还有哪些需要整改的,对行业新情况新问题才有最直观的认识。”
“履职为民,就要走进群众心里。我既要传递群众心声,也要立足本职推动改革,为医疗健康体系建设努力,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张丽丽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8日 18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