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本网原创

从“心动”到“扎根”——写在第三届“博士沈阳行”启程之际

人民网记者 孝媛 邱宇哲
2025年05月23日08:53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5月22日,沈阳市铁西区的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会议中心里人头攒动,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如约而至,再次奏响招贤纳士、共创未来的序曲。

这是沈阳市连续第三年举办这项活动。从2023年的1309人,到2024年的6860人,再到今年的8163人,报名博士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已经让“博士沈阳行”成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博士人才交流活动之一。

百闻不如一见。前两届的活动中,1200余名博士成功签约,扎根沈阳。2025“博士沈阳行”当天,博士们投出了27097份简历,1755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各地博士从“心动”到“扎根”,沈阳究竟魅力何在?

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幕式。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幕式。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暖心

从5月21日13时44分第一次踏上沈阳这片土地起,来自广东惠州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秦显韩一直很兴奋,谈及参加“博士沈阳行”活动的感受,她一连用了三个“特别”——“特别用心,特别贴心,特别感谢!”

秦显韩是与来自北京20余所高校的近200位博士一起,乘坐“兴沈英才”号高铁列车来到沈阳的。从北京到沈阳的一路上,沈阳市政府驻京办的工作人员闫议丹一直陪在同学们身边,为大家介绍沈阳的风土人情。

博士们抵达沈阳。人民网记者 周颂雪摄

博士们抵达沈阳。人民网记者 周颂雪摄

为了让博士们宾至如归,沈阳市为博士配备了服务专员,提供全程保障,并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岗位匹配、活动行程、长效跟踪等服务,实现“一次参与,持续链接”。

列车进站,车门开启,早就等候在站台上的沈阳市领导热情地迎上去,与博士们握手问好,合影留念,又把大家送上去往住宿酒店的大巴车。

看着熟悉的街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马晓彤红了眼眶,“从车厢出来就看到大家热烈地迎接我们这些学生,被家乡的温暖深深感动到了!”

今年的“博士沈阳行”活动吸引了超过8000名博士报名参加,其中沈阳本地980人,省内其他城市916人,长春、哈尔滨、呼和浩特673人,其他省5594人。报名博士覆盖663所高校,其中海外高校306所,占高校总数的46%。

2025“博士沈阳行”大数据驾驶舱显示着活动的实时数据。人民网记者 孝媛摄

2025“博士沈阳行”大数据驾驶舱显示着活动的实时数据。人民网记者 孝媛摄

想人才之所想,沈阳,一直很懂博士们。

三年来,“博士沈阳行”活动坚持组织来沈的博士参观产业园区、有代表性单位及“双创”载体,让博士们近距离感受沈阳一流的科研环境和广阔的创新创业场景

今年,沈阳市设计了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科学、航空航天等6条调研路线,邀请博士走进宝马铁西工厂、辽宁材料实验室、东北大学等企业、院所、高校实地调研考察。

北京大学流体力学专业的博士周旭报名了沈飞集团公司和东北大学的参观调研线路,“对于求职者来说,深入企业、高校参观的机会非常难得,感谢‘博士行’!”

郭雨茁是辽宁大学法学院的在读博士,“我来沈阳读书快十年了,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都很温暖,东北人的热情和幽默让我觉得很快乐,毕业后我会留在这里工作。”

诚心

沈阳行不行,关键看岗位行不行!

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共征集到东北“三省一区”620家单位的9223个博士岗位。其中,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74所知名高校提供4428个岗位,覆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42个前沿领域。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黑龙江省原子能研究院等31家科研院所提供智能制造、新材料、机器人等领域409个岗位。沈飞集团、鞍钢股份等80家央企提供584个岗位,芯源微电子、蒙草生态等26家上市公司提供323个岗位。

博士们在登记求职意向信息。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博士们在登记求职意向信息。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众多的岗位给博士们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一些热门招聘单位的展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龙。

“没想到好的岗位这么多,我带的简历都不够投了,多亏‘香博博服务站’可以帮忙打印简历。”拿着刚打出来的五份简历,大连理工大学的博士李闯快步走向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展位。

各用人单位不仅为广大人才创造良好发展空间,还提供了优厚的薪酬待遇。本次“博士沈阳行”活动的招聘岗位平均年薪达到23.5万元,年薪30万元以上的岗位近1000个。

吉林珩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天佑告诉记者,“去年我们通过‘博士沈阳行’活动成功签约了一位哈工大的博士。今年我们带来了10个岗位需求,月薪都在2万元以上。从我们接收到的简历来看,这些博士的专业素质都很过硬,后续我们会再跟博士详细洽谈。”

生活补贴、住(租)房补贴、创业补贴……专场招聘会的展厅入口处,各类人才政策吸引了博士们的目光,不时有博士拿起手机拍下展板上的内容。

沈阳市房产局展位前,局长徐强主动与博士们加微信。他表示,我们想让博士创业在沈阳、安居在沈阳。“欢迎你们来到沈阳,在沈阳居住是很有幸福感的。咱们加个微信,我做你们的‘贴身管家’!” 不少博士拿着手机挤进来。

博士们在了解各种补贴政策。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博士们在了解各种补贴政策。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近年来,沈阳市坚持“C(Centre)才”理念,让人才上C位、做主角、当主力。2024年,沈阳市以真金白银的“黄金岗”和真心诚意的“钻石策”,吸引超17万高校毕业生留沈就业。

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霍步刚在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我们要通过‘博士沈阳行’向海内外宣告,沈阳将以求贤若渴的诚心,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

通过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沈阳每年列支人才资金15亿元。新毕业到沈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可以享受三年每月2500元的生活补贴,还可以获得一次性7万元的购房补贴。对有创业意向的博士,沈阳市提供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和相应的贴息补助。

聚焦人才的“关键小事”,沈阳市将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从最多享受1次服务提升至2次,并将需求量较大的D类人才纳入配偶安置的保障范围,让人才安心安业,无后顾之忧。

120家单位入驻东北亚人才港。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120家单位入驻东北亚人才港。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2024年10月,由沈阳市委组织部、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民网共同发起建设的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东北亚人才港正式开港,首批入驻了政、企、学、金、媒5大行业的300余家单位。在本次“博士沈阳行”活动上,又有沈阳产研院、沈阳科技风投、中国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等120家双创载体、投资机构、平台机构加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各类综合服务。

信心

“去年我们通过‘博士沈阳行’活动签约博士达63人,今天我们设置的招聘展位发布了100余个岗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陈星秋表示,青年博士们到所工作后,金属研究所在研究经费、薪酬、福利待遇、晋升通道等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撑和保障,让青年博士们心无旁骛地全身心投入到关键科技任务攻关中。

“博士沈阳行”活动举办三年来,为广大用人单位提供了与全球博士英才直接沟通的渠道。

“从早上到现在一直没闲着!”专场招聘会开始还不到两个小时,东北大学人事处副处长陈东岳就已收到了150余份简历,“我们求贤若渴,‘博士沈阳行’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今天投简历的很多同学来自全球排名前50的名校,这对我们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和科技成果转化都有着很强的支撑作用。”

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主管潘璐介绍说,“这两年我们共签约了20名博士,借助‘博士沈阳行’的品牌效应和平台优势,我们可以精准对接顶尖人才资源,在高端智力争夺战中抢得先机。”

博士们在展台前咨询岗位信息。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博士们在展台前咨询岗位信息。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作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和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中心城市,沈阳市通过区域人才一体化合作机制,不断为人才、用人单位和“双创”载体创造交流合作、协同创新的机遇。

2025“博士沈阳行”活动设置的香博博投洽会特色展示区,组织了30家重点“双创”企业、42家投资机构参加活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30个项目开展创新创业路演。

辽宁中医药大学的博士后周歆带来了基于鹿茸的生物凝胶系统,“平时我们在学校专注于系统的研发和科研活动,很少有机会与投资人进行直接对接。”周歆表示,通过香博博投洽会,让投资人了解项目的优势和后续的相关难点,给之后的项目开发以及融资工作做了很好的铺垫,也让自己对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

对于青年人才而言,选择一座城,就是选择一生的奋斗坐标。三年“博士行”,1.6万名博士先后走进沈阳,很多人选择在这里扎根。

2023年,带着对航空事业的向往,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李劭鹏踏上了首届“博士沈阳行”的旅程。入职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后,他从普通博士一步步成长为研究所的科技创新启航人才。

“蜕变的背后,是沈阳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生动写照。”李劭鹏说,心动不如行动,希望更多的博士来到沈阳,感受实验室里的智慧火花与烟火人间的温暖诗意。

振兴路上,群贤毕至。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新伟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人才政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让大家在辽宁专心筑梦、追梦、圆梦。

(责编:王斯文、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