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辽宁公司总经理刘宏志:加强数智化银发服务、增进老年人福祉

2025年03月06日13:03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加强数智化银发服务,以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福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宏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对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作出重大部署。2024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推动养老服务扩容提质,进一步激发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活力,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数智化银发服务对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来自信息通信产业和中央企业的一名代表,刘宏志认为,我国当前银发群体面临的关键需求痛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银发群体居家养老仍为主流,二是独居老人养老问题尤为凸显,‌三是银发群体生活方式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

针对如何更好满足银发群体居家养老基本生活需求和情感需要,刘宏志代表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依托数字化技术,推动养老纳入社会治理体系。

将居民养老纳入社会治理体系,整合与养老生活相关的数字化服务信息,推动居家养老逐步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关怀”。推动居民养老信息实现数字化纳统,整合民政、卫健、医保、公安等部门数据,建立老年人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平台形式进行整体构建,实现老年群体基本信息、健康档案、安全保障、生活起居等数据统一运营。完善数字养老末端单元服务能力,在城市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加快推动社区嵌入式养老深度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在农村依托数字乡村建设,推动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健全乡村数字养老体系。强化养老数据应用赋能综合服务提效。政府部门可精细化开展动态资源分配、监管评估与应急管理,基层社区及村委可开展基础配套精准改造、政策宣讲、专项补贴发放等工作,老人及家属可使用养老金查询、健康管理及紧急预警等应用。

二是加快数字适老化改造,满足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从老人最基本最迫切需求出发,加强数字适老化改造,加快推动数智适老产品在居家养老全过程的普及应用。完善数字化养老安全服务。聚焦防摔倒、防走失、防诈骗等基础服务需求,通过智能穿戴、毫米波雷达、方言语音识别及AI等技术进行硬件环境适老化改造,确保数字养老具备基础条件。推进数字适老产品融入居家生活。聚焦生活辅助、情感沟通、健康管理等重点需求,对智能产品进行适老化升级,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并提高服务精准度。同时,对积极投入适老化产品研发的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扶持。

三是改善银发居住配套,保障独居老人基本生活需求。

推动改善独居老人特别是农村独居老人基本养老配套,为数字养老提供基础条件。加快银发群体独居环境改造。推出“宅院适老化改造包”,以数字化适老改造功能解决农村宅院防滑、供暖、照明、防误操作和紧急响应等基本需要,对于独居老人特别是生活困难老人进行专项补贴。降低老人智能接入终端使用门槛。推动智能终端制造商发布低成本的适老化智能终端,并对独居老人特别是农村独居老人发放定向使用补贴,提升智能终端普及率和使用率。丰富独居老人精神情感陪伴内容。通过互联网技术,组织开展数字反哺与文化传承结对。通过方言版AI情感陪伴,有效增加与独居老人互动时长。通过开展邻里互助,增加独居老人间社交互动。

四是优化行业基础规范,护航银发经济健康发展。

细化完善养老领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规范,明确线上医疗诊断、健康监测等新技术资质标准。完善个人养老信息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个人健康数据的采集边界统一认定标准,避免企业过度限制功能、影响使用功效。同步建立个人养老数据跨部门共享规范,确保全域数据合规高效互通。完善数字养老各项法律规章制度。明确数字技术应用所引发诉讼问题的责任划分标准,进一步完善AI问诊、生命监测等数智设备的资质认定标准。完善适老化改造的基础参数。进一步统一适老化产品UI设计、传感器精度、设备兼容性要求等,实现智能养老生态产品互联互通,最大程度降低普及成本。

(责编:王斯文、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