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获评“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1月7日,沈阳登上了“2025城市创新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的“领奖台”,荣膺“2024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沈阳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经验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分享。同时获此奖项的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等城市。
据了解,此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导,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中小城市发展委员会举办,旨在进一步优化城市创新路径,激发市场活力。
沈阳为何能连续获此殊荣?一个个亮点举措和一组组发展数据的背后,凸显出沈阳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一直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加力推进。特别是2024年以来,沈阳秉持“五心”理念,全力打造“沈心办”营商品牌,通过政企携手、各界联动、全市动员,高标准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企业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过去一年,沈阳市场环境更加公平有序。商事制度改革高效推进,在20个业态实行行业综合许可改革,推行“一次设立、一次变更、一次注销”套餐式服务,企业登记平均两小时办成,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全国首创投标保证金“信用保函”制度,对政府采购项目免收投标、履约保证金,为企业释放流动资金13.8亿元。
过去一年,沈阳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捷。全面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95%的申报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建设上线1167个智能化服务场景,平均申报时间缩短68.4%。跨部门一件事总数达到116个,累计上线“都市圈通办”事项210项,沈阳“义务教育入学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入选国务院办公厅“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搭建东北首个“BIM智能审批平台”,提出“沈建模”技术标准,审批效率提升60%以上。
过去一年,沈阳法治环境更加健全完备。出台《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营商环境获立法保障。发布全国首个街道和乡镇政务诚信及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等14个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形成社会信用地方标准体系。强化智慧法院建设,破产案件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全面进入试运行,在全国率先开展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
过去一年,沈阳开放环境更加包容高效。与22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海铁联运规模达到4.6万标箱,跨境电商业务量达到800万单,获批贸易便利化试点城市。优化涉外涉企服务,在东北率先成立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实现外国人来沈学习、工作、居留等“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
下一步,沈阳市将以“打造国家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为总目标,深入构建“大营商”格局,全面深化“沈心办”营商品牌。编制沈阳市营商环境“十五五”专项规划,并持续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力争在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健全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围绕打造“办事满意之城”,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建设“智问”在线客服体系,进一步拓宽“都市圈通办”服务范围,形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沈阳特色模式。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政务热线接听日”活动,开展“响应企业需求、满足群众期盼——每月一题”工作,推动解决急难愁盼共性问题,高效办好“一类事”。持续提升综合窗口改革成效,将企业开办等分领域专区纳入无差别专区办理,深化增值服务,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营商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金融、法律等公益服务。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持续开展“清风百家行动”、走进商(协)会等活动,帮助企业解难题、送政策、助发展,推进企业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