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本网原创

孙占元烈士墓前的一捧小米

邱宇哲
2024年04月03日14:22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春风拂过烈士的墓碑,带走了碑上冬日的灰尘。

清明前夕,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一捧小米出现在孙占元烈士墓前,引来家雀在旁伺机而拾。

金黄色的小米压住了一封信,落款的名字是孙梅荣,是孙占元的旁系孙女,这捧小米就是孙梅荣从老家河南省林州市占元村寄来的。

孙占元烈士墓前的一捧小米。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孙占元烈士墓前的一捧小米。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孙梅荣在信中说:“敬爱的爷爷,咱们村的路又宽啦,您当年参军走的羊肠小道如今都铺上沥青了。”

78年前,就是在这条弯曲的小路上,孙占元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原解放汤阴和淇县的战斗中屡立战功。1951年,孙占元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在朝鲜战场上,孙占元作战勇敢,机智顽强,先后5次立功。任排长后,他关心爱护战士,行军中经常帮助别人扛枪、补衣服、背米袋。

米袋沉甸甸的,每一粒米都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冬去春来,每一粒米又在大地上反复生长,供给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孙梅荣这一捧家乡的小米,带来的是孙占元家乡的味道。

据孙占元的战友回忆,孙占元的愿望就是回到家乡,娶个媳妇,吃饱穿暖,买双皮鞋,去天安门照个相。

可愿望终究没能实现。1952年10月14日,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敌军约6个营的兵力攻占了志愿军防守的597.9和537.7高地,孙占元率领突击排对597.9高地2号阵地实施反击,接近2号阵地时,他的双腿被敌炮弹炸断。

孙占元概述照。

孙占元概述照。

战士们劝他撤离阵地,他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是指挥员,不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决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他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易才学爆破,摧毁3个火力点。

突击排攻上2号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时,敌人突然从阵地侧后反扑过来,数名战友牺牲。他利用已攻占的碉堡,架起缴获的两挺机枪轮番射击,接连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80余人。

敌人再次发起攻击,在战友相继伤亡、弹药告罄的情况下,他忍着巨大伤痛,艰难爬行,从敌人尸体上解下手雷继续战斗。当敌军拥上阵地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雷,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7岁。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敌人的“金化攻势”,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此战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向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朝鲜战局从此稳定在北纬38度线上。

孙占元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在孙占元的家乡,乡亲们对英雄的深情挚爱始终浓烈。1953年,三弓水村改名为占元村。每年清明节前后,村里的乡亲都会到孙占元的雕像前,放一盘自制的面点,献一束采摘的花草。

1953年2月26日,孙占元烈士的遗体运送到沈阳,3月6日灵柩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下葬。

71年后的今天,还是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一群“红领巾”围绕在孙占元烈士墓周围,逐字诵读着孙梅荣的这封信。

孙梅荣写给爷爷孙占元的信。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孙梅荣写给爷爷孙占元的信。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亲爱的爷爷,清明节到了,我们对您的思念愈发强烈,您在那边还好吧,给您寄一点老家的小米,尝尝家乡的味道。”沈阳市宁山路小学的学生读完后,小心翼翼的把稿纸折好摆在那捧小米旁边。

一阵风吹过,那封信连带着金黄色的小米被吹落到旁边草地,“红领巾”们扑过去捡,在一阵欢声笑语中,家乡的“味道”想必先烈便是尝过了。

(责编:邱宇哲、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