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引才汇智“强磁场” 提升辽中发展新质效
——访辽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野
“2023年以来,辽中区全面落实新时代沈阳人才战略,加快高水平集聚平台建设,坚持‘四个聚焦’协同发力,推动人才工作提质增效,为辽中区‘打造沈阳对外开放桥头堡、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沈阳城市副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近日,沈阳市辽中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面落实“兴沈英才计划”集聚人才,线上线下并行开展“人才活动月”、招聘会和政策宣传“进企业、进园区”等系列活动120余场次,吸引1300名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就业创业。深入挖掘“本地人才”、招纳“返乡人才”、培育“乡土人才”,推动各类人才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挖掘储备乡村实用人才13157人。
依托沈阳综合保税区、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等对外合作平台优势,积极举办辽中区主导产业推介会,推动项目和人才双招双引。截至目前,完成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3个、落地亿元以上项目74个,与20余家海内外商协会达成合作意向。
推动区域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14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雏鹰企业24家、瞪羚企业4家,依托高铁制动闸片性能改进研制、辽河特玻研究院“智慧车窗”技术研发等重点项目,释放科技人才虹吸效应。
下一步,辽中区将全面贯彻落实沈阳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一是聚焦政策赋能,集聚精英人才。全面推进2024版“兴沈英才计划”政策措施落实,多渠道开展“辽聚英才 中意你来”人才招聘、“舒心就业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依托沈阳综合保税区、中俄(沈阳)经贸合作产业园等平台载体,加大项目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用好辽中区高质量发展“黄金八条”招商政策,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汇聚辽中,推动人才发展载体由“本土化”向“国际化”发展。
二是立足乡村振兴,锻造乡土人才。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大力实施“十百千”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培育十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组建百人精英团队,开展千人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乡村人才职业技能、经营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培育一支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加快实现人才本土化向专业化转变,以人才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是建强平台载体,引育科技人才。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引育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国家对东北地区倾斜政策,支持辽中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动辽中高质量发展。(记者 徐娜 通讯员 张芷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