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新突破 人才是先锋 ”
沈阳市第八届优秀专家风采录|陈勇:不懈创新 为传统建筑业插上“数智翅膀”

吸引八方英才,助力全面振兴。2023年8月以来,沈阳市组织开展了第八届优秀专家评选工作,从产业、科研、企业经营管理、教育、卫生、社科文体、现代农业、高技能等领域,评选出100名优秀专家,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命名表彰。
人民网辽宁频道推出“沈阳市第八届优秀专家风采录”系列报道,全方面展示这些优秀专家在本职岗位潜心科研、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生动故事。
今天介绍的优秀专家是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沈阳市第八届优秀专家陈勇。
在建筑设计领域深耕30余年,陈勇的作品遍布沈阳——华阳国际大厦、辽宁大剧院、沈阳中街恒隆广场、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沈阳财富中心、沈阳弈聪花园等标志性建筑群的建筑结构设计均出自其手。
在陈勇的职业生涯中,创新二字贯穿始终。2008年和2011年,他组建了东北建筑企业第一个创新技术研究院和BIM中心,将设计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系统的科研课题进行研究与解决,“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设计科研模式,充分体现出科研对设计的支撑作用,提升了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设计与科研水平。
参加工作以来,陈勇主持全国各地大型工程的结构设计100余项,完成国家级、省级抗震超限审查建筑20余项,获国家、行业、省级优秀设计一等奖、二等奖10余次。除了工程设计以外,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财政部科研、中建股份公司等科研课题共计20余项,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建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余次。发表核心以上科技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2部;主、参编国家、地方标准9部;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著作权10项。
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和沈阳建筑大学全日制硕士生导师,多年来陈勇培养了20名硕士,还担任辽宁省工程创新中心主任和辽宁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主任,并获得辽宁省和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届沈阳市“四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建筑业进入到从要数量到要质量的转型期。”陈勇表示,目前,建筑设计理念向城市更新、城市运维服务转变,设计手段要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变,设计技术向增加舒适度、绿色节能减碳方向转变。“这些变化最终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据了解,在陈勇领导下完成的混凝土本构模型与前后处理程序,突破了国内抗震控制领域的瓶颈,简化了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难度、减少了计算成本,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考虑流固耦合的风洞数值模拟的风工程研究成果处于国内设计行业的领先地位,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弥补了建筑设计行业抗风设计研究的空白。
陈勇团队还首创了面向全国的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与AI的风工程设计咨询平台,获得国企数字化场景应用专业赛科研设计类一等奖;在东北地区率先将 BIM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中,研发的钢筋智能设计与下料平台为国内首创。
陈勇说:“只有坚持不懈地创新,把握我国新基建优势,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才能建立新赛道优势,让传统的建筑业插上新翅膀,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央企,中建东北院愿意担起历史重任,为沈阳新突破、辽宁新振兴贡献新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