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本网原创

【全面振兴 沈阳篇章】从“早”到“晚”,探寻沈阳“烟火气”

汤龙 刘珺 周颂雪
2023年11月29日08:19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现烀的羊肉”“热乎的蛋挞”……在位于沈河区的小河沿早市,一阵阵高亢而又各不相同的叫卖声宣告了一天的开始。

一场大雪把沈阳带入漫长的冬季,随之而来的降温,让很多人成为“起床困难户”,但小河沿早市每天还是会按时热闹起来。如果赶上周末,为了一口早市的美食,很多人宁愿放弃懒觉,选择挤进这里——跟着人流朝着一个方向走,任何中途的调头、折返都是很困难的,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

早市里,除了最外沿的固定摊位外,两侧还设有两排摊位,鸡蛋堡、驴打滚、玉米饼、馅饼等热门小食穿插其间,每一家摊位前都排起等候的队伍。

“5块钱7个,8块钱11个,10块钱15个……”随着一段吆喝声,象棋子大小的铁岭火勺出炉了,香气顿时散开,让人驻足的同时,也在快速调动起顾客的计算能力。

“火勺是啥?是火烧不?”好多外地游客对这个金黄酥脆的美食充满了好奇。其实火勺跟火烧的区别很大,火勺是油酥面包好馅料烙出来的,火烧没有馅料,是用发面或者半发面烤出来的,而最直观的区别就在于表面有没有芝麻,如果有,就一定是火烧。

抹豆沙馅,撒花生碎、豆面和白糖,卷起、切段……一边熟练制作,一边不厌其烦地劝消费者:“别多买,我们这没有添加剂,顶多放两天。”相信很多人在网上都看到过网红博主打卡沈阳的“糯叽叽”,镜头里那个熟练制作驴打滚的就是摊主于满。

像于满一样,这个早市里,几乎所有的摊主都出现在了网红博主的镜头中。在网络流量的加持下,这个有近200年历史的早市,在今年频繁登上热搜,大量的网红博主纷纷打卡。但这里对于周边的居民来说,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早上到万泉水边晨练、回来路过早市吃早点、买果蔬副食品,准备一天的吃食。

长长的队伍、接踵的人流,无疑是人们对小河沿早市最大的肯定。小河沿早市突然火出圈,有人觉得像是自己守护的多年的宝藏被人挖掘出来,但对于这样的结果,周边的居民似乎也并不意外。价格亲民、食材新鲜、品种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小河沿早市商户有着自己的生意经——用心经营、把市场当家一样热爱,让市场经得起八方游客的认可。

如今,每天都会有旅游大巴载着游客到小河沿早市吃早点,再前往沈阳故宫、中街等地游览。通过百姓的口口相传、游客自发拍摄短视频网上传播,小河沿早市也由从前以老年人逛的农贸市场,转变为以年轻人打卡特色小吃的网红景点。不仅为市场注入新鲜活力,也展示了东北人的热情好客、勤劳质朴。

小河沿早市向西6公里,是同样历史悠久又火遍网络的北市场。

老北市将本土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民俗、时潮元素、社交体验、沉浸式演艺、高科技互动等元素相融合,让市民及游客充分感受到了沈阳的城市“厚度”。

老北市将本土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民俗、时潮元素、社交体验、沉浸式演艺、高科技互动等元素相融合,让市民及游客充分感受到了沈阳的城市“厚度”。

广场区舞台上轮番上演的复古演艺,空中遨游的“凤求凰”,北区古建筑下弹唱的青年,南区香气诱人的小吃……北市场180余家商户和游乐、娱乐项目全部延时到午夜结束,流光溢彩、游人如织的场面,让“老北市”攒足了线上和线下的人气。

不只“老北市”,熙熙攘攘的中街、音乐劲爆的太原街、时尚新潮的铁西文创园……这个夏天,沈阳“夜经济”异常。

“如待二更钟动后,满街灯火散闲人。”清代诗人缪润绂在《沈阳百咏》中曾这样描述沈阳的夜晚。街头巷尾、广场集市,如果没有升腾的“烟火气”,城市的夜晚总缺少点睛之笔。

鸡架,因沈阳而全国闻名,也是沈阳人晚上喝酒撸串时必点的小吃。沈阳人对这种实惠小吃也有独特偏爱,熏酱烤煎炒炸,口味无所不包。有人开玩笑说:“没有一只鸡能‘活’着走出沈阳。”

为了尝一口烤鸡架,从南京飞到了沈阳。“南京刘好燃”是一名有近80万粉丝的博主。前不久,他用周末24小时到沈阳体验了各种美食,而下飞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吃烤鸡架。深夜,烟火缭绕的小摊边,坐在路边啃鸡架的“南京刘好燃”,对这种酸甜咸辣的美食赞不绝口。

草莓音乐节首日演出,外地观众占比达到45%。

草莓音乐节首日演出,外地观众占比达到45%。

除了撩动舌尖的美食,夜间观影、不打烊书店、小剧场、音乐节……全方位夜场景,让今年的沈阳变成了一座五彩缤纷的欢乐城。6月至10月,沈阳市组织开展的“沈水之阳 夏夜未央”夜经济主题活动,全面激发夜间消费活力,让以往习惯晚上宅在家中的市民走出来,多种新奇有趣的体验。

不断升腾的“烟火气”,折射出的不仅是沈城百姓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延绵不断的城市底蕴和生机勃勃的城市活力。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