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建设

人民网沈阳8月15日电(刘珺)全市中小学生100%完成视力检测;成立1.5万多个课后兴趣小组与社团,学生参与率达到96%;在全市建立13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基地……8月15日,在“沈阳市促进未成年人‘三个健康’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沈阳市政府主任督学兼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王建艳介绍了沈阳市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积极推进全市未成年人“三个健康”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直以来,沈阳市教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扛牢使命担当、锚定目标任务,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以“幸福教育”为主线,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积极推进全市未成年人“三个健康”建设。
精准施策,促进未成年人身体健康
全面组织爱眼护眼主题教育活动,全市中小学生100%完成视力检测,市铁路第五小学等23所中小学校获评首批辽宁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于洪区、辽中区获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区,9所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数量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榜首。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检查督促开足上好体育课。创新校园体育竞赛活动形式,加强“社区体育运动俱乐部”建设,一年以来,举办“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和“幸福教育杯”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多项赛事,抓实“教会、勤练、常赛”,参加市级以上比赛学生达6000余人。获全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高中女子组冠军,包揽全省中学生篮球锦标赛高中男子组冠亚军、高中女子组冠亚军。扎实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气膜运动馆、卫生保健室、户外运动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市回民中学被确定为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形成体育活动、健康教育、卫生管理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工作体系。
靶向发力,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制发《心理健康排查工作制度》《心理健康跟踪回访工作制度》,建设心理大数据预警平台,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春秋季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干预跟踪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成长日记”活动,一人一案记录解决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类心理问题。开展“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十项关爱行动,组建100余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团队,开展320余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进一步做实“双减”,有效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学生对作业管理总体满意度达98.7%,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执法队伍全覆盖,一年来,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8.1万余家次,查处培训机构298家、隐形变异学科培训345起。大力丰富学生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落实“5+2”课后服务,成立1.5万多个课后兴趣小组与社团,学生参与率达到96%,总体满意度达98.4%。形成高质量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系统强化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凝心聚力,促进未成年人心灵健康
充分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感,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共建模式,与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市建立13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基地。用好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沈阳——延安联袂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两地丰富红色教育资源优势,营造传承红色基因良好氛围。强力推动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依托社区幸福教育课堂,持续做好多元化课程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幸福教育课程22门,成立8000余人的中小学社区讲师团、社区兼职教师讲师团、志愿者讲师团,送课进社区累计6.88万节;推动415所中小学校与1153个社区对接,实现社区全覆盖,持续开展“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每个假期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达10余万人次。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下一步,沈阳市教育局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完善学生“三个健康”工作体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重点实施“家庭健身行动”“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行动”“红色文化教育建设行动”等14项专项行动,为打造以“安全、健康、乐学、成长”为内涵的幸福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