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头条

【征集还在继续】“人民建议·献计沈阳”上线,网友建言踊跃

汤龙
2023年07月20日11:40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建议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增加供水供电管网的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可以成立关爱户外劳动者站点,方便户外劳动饮水、如厕”“应该加强供暖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设备”……

7月6日,由中共沈阳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推出的“人民建议·献计沈阳”意见与建议征集活动上线,沈阳市民和各地网友围绕完善养老政策、社区适老化改造、冬季供热质量、关爱户外劳动者、改善物业服务和老旧小区改造等10个话题踊跃发言,积极献计献策。特别是在老旧小区改造、冬季供热质量和关爱户外劳动者等方面,不少网友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网友意见与建议中,10项工作留言量所占比例情况。(数据截至7月17日)

冬季供热质量

目前,沈阳市房产局组织各区及供热企业开展的“冬病夏治”行动。供暖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受到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怎样把温暖更好地送到群众身边,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责任心。本次意见建议征集工作中,关于供暖的留言内容占比最高。在提升冬季供热质量方面,网友又有哪些好建议?

部分沈阳市民提出应该改造老化的供暖管线,避免热量浪费在路上。同时,还有网友建议安装热流量表,每户按实际流量收费,类似水费和电费的收取方法,规定进水和回水温度最低标准,彻底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北方冬季采暖问题。

还有网友对供热期间测温的工作提出建议:“专业第三方公司进行测温,费用由客户先行垫付。测温结果不达标准由供暖公司负责检测费,达到标准则由客户负责检测费。”

老旧小区改造

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住得更舒心,才能造福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老旧小区改造既关系着城市发展,也牵动着民生福祉,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幸福工程”。

在此次“人民建议·献计沈阳”意见与建议征集中,有不少网友围绕这一议题,提出“金点子”。

有沈阳市民提出建议:老旧小区改造要因地制宜,不搞千篇一律;改造工程要有特色,与环境和楼体建筑相适宜;改造过程中还要保证人均绿地占用率,不能完全硬覆盖。

老旧小区的改造,要“面子”“里子”兼顾,很多市民希望老旧小区改造能够全面开展,项目包含上下水改造、电线捆绑、充电桩安装等项目,让老旧小区改造的成果真正惠及居民百姓。

除了关注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改善之外,还有部分网友针对老旧小区中适老化改造提出了建议。

有网友表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日俱增,尤其对社区建立居家养老食堂有较大的需求,因此,应该大力推广社区居家养老食堂的建设。

还有市民提出,目前住在老旧小区的住户大多是老年人,也是最需要电梯的人群,希望沈阳市能够持续推进普及安装外挂电梯,让老旧小区更现代化、智能化。

关爱户外劳动者

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环卫工人、交警等户外劳动者是城市的建设者、守护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便利。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常常要冒严寒、斗酷暑,穿大街、走小巷,“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这些“关键小事”里,藏着劳动者的“急难愁盼”。

关爱户外劳动者,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关乎一个城市的温度,更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

有网友建议,应该倡导街边商户、银行和政府机关对外开放,给户外劳动者提供一个可以休息纳凉的场所。同时,可以在口袋公园里设置一个休息亭供给室外工作者休息,让更多的户外劳动者可以就近得到休息。

除了关注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困难之外,还有网友关注到快递员等职业的社保、高温补贴等问题。

据了解,此次征集将持续到8月6日。在此期间,广大沈阳市民和各地网友的意见建议被分类整理报送至各相关部门作为政策参考,沈阳市将适时作出公开回应。

扫描海报二维码进入征集通道

(责编:王斯文、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