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目前,辽宁省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期内易多发阶段性强降水、冰雹、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7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开展情况,并就下一步工作安排进行说明。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省水文局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7月至8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350—38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一至二成。本溪、丹东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多二至三成,锦州、阜新、朝阳、盘锦、葫芦岛地区偏少一至二成,其他地区偏多一至二成。7月下旬至8月,会有1到2个台风影响辽宁省。水文部门预测,辽河、浑河、太子河干流可能发生中洪水,鸭绿江干流可能发生小到中洪水,大凌河、小凌河干流可能发生小洪水,大江大河部分支流可能发生中洪水或超警洪水。
防汛备汛,离不开责任落实到位。辽宁省组织各地逐级落实11类防汛抗旱责任人3.89万人,并完成责任人公示。推动落实“省、市、县、乡、村”五级包保责任人。举办全省防汛抗旱业务专题培训班,对市县政府及防指负责同志进行培训;各市县培训责任人4万余人,有效提升履职能力。
今年以来,省防办派出工作组开展汛前检查督查,发现风险隐患115处,以“一市一单”方式督促各地完成隐患整改。督促尾矿库管理单位和临水、低洼易涝地区危化企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以辽河、绕阳河、浑河、太子河为重点,开展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完成669项供电线路防汛隐患治理;对铁路沿线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防洪点位1607处。全力推进辽河干流防洪工程建设,开展绕阳河流域防洪综合整治和其他中小河流治理,实施葠窝等水库除险加固,推进排水老旧管网改造和易涝点整治,开展城镇地下管渠清疏、农田排水沟道清淤和闸站维护,实施8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完成214处水毁项目修复。
水利部门提前编制大伙房等11座省管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防汛抢险和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开展51条河流行洪能力分析,核定全省水库汛限水位。全省749座水库全部落实水库大坝安全和防汛责任人,全省636座小型水库全部落实水库库管员。新建、改建水文站21处、雨量站218处,为116处山洪灾害自动雨量站增配通信信道,构建河库联合调度模型和水库抗暴雨能力分析平台,全面提升预报预警、洪水演进、水工程调度能力。
同时,辽宁省探索建立健全专职兼职结合、政府企业协作的抢险队伍建设、抢险物资储备机制,全省共落实各级各类防汛抢险救援队伍4569支、27.7万人,已全部进入临战状态。全省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建设应急避难场所4185个、5677.9万平方米,已基本满足人民群众避险需求。目前,全省共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总价值4.29亿元,部分物资已前置储备在暴雨洪水易发区。
筑牢防汛“安全堤”,离不开多部门合力。省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省已修订完善省防指工作规则、省防办工作细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公安、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应急、通信、气象、电力、铁路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工作部署、巡查排险、物资储备和队伍建设。下一步,省防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旱情,坚决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