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普惠学位、改造老旧小区 沈阳市推出为群众办实事清单

人民网沈阳6月8日电 (记者孝媛)6月7日,沈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年沈阳市为群众办实事(40件)”新闻发布会。
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切、最关注的问题,2023年沈阳市将为群众办实事40件,包括12个领域97个具体事项,涉及领域涵盖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基本民生保障事项,以及文体服务、环境保护、交通出行、城乡建设等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孝媛摄
让就业更舒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沈阳市人社局着力打造“舒心就业”民生工程。截至5月末,全市完成城镇新增就业6.89万人,完成省年度工作目标的51%;城镇新就业10.65万人,其中18至45岁新就业9.25万人,占比86.8%;吸引高校毕业生来沈留沈7.9万人。
在提高群众就业技能方面,实施“技能沈阳创新行动”,在南航北方分公司等18家大型企业培育学徒6000余人,在东药、沈鼓开展技师、高级技师培养370余人。依托承担政府补贴项目培训机构,重点引导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等群体开展专业专项技能培训6228人次,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补贴943人次,共71万元。在全市遴选21家优质培训机构,对三年内离校未就业以及毕业年级的高校毕业生开展免费培训,累计开展专业转换培训1885人次。
新增普惠学位5000个
今年,沈阳市将新开办20所公办幼儿园,新增5000个普惠学位,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9.2%。综合改造40所乡村学校,为5所学校建设气膜运动馆。创建10所市优质示范高中、20所市优质特色高中、10所市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校、10所市学生发展指导典型校,优质特色普通高中占比达到60%。
实施教育惠民再优化行动,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乘坐校车费用全部减免。今年起,在现有减免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对铁西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辽中区、新民市、法库县、康平县符合条件的学生乘坐校车车费予以全部减免,将惠及6万名学生及家庭。
推进“品质养老”
今年,沈阳市民政局将实施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解决老年人居家安全问题。目前,已对9887名符合条件人员进行适老化需求摸底,排查出有意愿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3000户,目前已全面完成登记工作,有248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信息已经录入沈阳市养老事业服务管理平台,各地区正开展老年人能力入户评估和“一户一案”设计工作。
开展“舌尖上的幸福”暖心行动,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问题。目前各地区已提报建设完成“幸福长者食堂”160个,月服务量达到10万人次。同时,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养老服务人员培训1596名,占全年任务的160%;完成家庭照护者培训10209人次,占全年任务的102%。
家庭医生团队覆盖率达100%
沈阳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5月底,家庭医生团队社区(村屯)覆盖率已达到100%;全市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为93.18%、床位设置率73.86%。今年内将实现全市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床位设置率达到100%。
同时,沈阳市将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截至目前,全市托育机构及幼儿园托班952家,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0个。沈阳市还将为适龄学生免费实施口腔健康检查,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计划改造老旧小区800个
2023年,沈阳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800个,将惠及居民40.86万户,整体工程预计9月末完工。坚持老旧小区改造与街路更新、海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同步,注重构建公共空间、休闲场所,增设绿地,植入地域文化、历史风貌元素,努力打造完整社区。
今年,沈阳市计划改造供热管网50公里,目前已完成24公里。同时,将供热管网改造工程与“拆小并大”、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同步实施,避免重复施工。
此外,沈阳市计划改造农村危房301户,预计今年6月底全部开工,10月底全部竣工。截至5月底,全市已开工247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