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工作会议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经验总结会召开

4月21日,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工作会议暨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经验总结会在沈阳召开。
会议第一环节是“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经验总结会”,6位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牵头高校代表分别介绍了“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经验;各牵头高校整合区域内院校资源,重点在“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教学改革、实践育人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认真总结了经验做法。同时,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依托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牵头高校组建课题组,共同编写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教学参考》,对“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了学理阐释,尤其针对如何融入每门思政课进行了详细的教学设计阐释,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教学经验。
会议第二环节是“2022年辽宁省思政课听课调研工作会议”, 9位听课调研专家组组长围绕所调研高校的思政课听课情况逐一进行了汇报,并对各高校党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无论是从听课调研工作的安排、听课信息的沟通协调,还是听课意见建议的评价反馈,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会上还公布了2023年全省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分组名单,并对2023年辽宁省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和省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工作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深入阐释了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奋斗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例和鲜活素材,凸显辽宁思政课的鲜明特色,进一步推动全省思政课守正创新。
会议强调,在2022年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工作中,9个听课调研专家组40余名专家通过听、看、说、传、报很好地发挥了思政课“质检员”的作用。总体来看,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绝大多数学校在政策支持、条件保障、业务指导等方面实现了较好的保障。近年来,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通过组织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班培训、周末理论大讲堂、跨校集体备课活动、“创优计划”等活动,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推进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全面推进我省大思政课建设;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政课大听课大调研工作,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牢牢守住高校意识形态阵地;要进一步提升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夯实具有辽宁特色的思政课教学品牌;要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落实第五次全国高校思政课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将工作做在实处、落在实地,不断推动全省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作出应有贡献。
辽宁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省内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主任,高校思政课听课调研组成员等共110余人参加会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