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吕志成: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中当先锋作表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同时还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沈阳市启动了《全面实施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未来,沈阳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吸引投资、提振市场信心,恢复提升消费方面将有哪些举措?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中承担哪些使命?2023全国两会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沈阳市提出要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这样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是基于哪些底气?
吕志成: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既是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沈阳市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沈阳市责无旁贷的使命和担当。
我们按照全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要求,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全省作出“五个示范”,聚焦“十四五”实现“三个一”目标,扎实开展“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奋力实现“12+1”个方面新突破。
底气,来自我们在振兴发展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市“进”的步伐在加快,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长9.2%,新签约、新落地项目分别增长13.8%和34.5%,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的动能在增强,辽宁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挂牌运行,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20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1.5万家,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率达到48.6%;“优”的结构在显现,“新字号”增加值增长12.4%,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4项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并给予督查激励;“强”的动力在集聚,营商环境5.0版改革全面推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空陆海网”多式联运通道全面构建;“好”的预期在巩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化解有力,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充分激发,政治生态持续净化,沈阳进入了新时代“蓄势腾飞”的新征程。
下一步,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在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引育壮大新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12+1”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以丰硕的振兴发展成果,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挑大梁担大任、当先锋作表率。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沈阳市在这方面如何发力?
吕志成:作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近年来一直把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做好“老原新”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
去年,沈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到34%,5G基站累计突破3万个,集成电路、航空、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2.5%、22%、13%,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了基础。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的要求,沈阳市将从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和着力提升产业韧性三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努力推出更多体现中国速度、中国水平的“沈阳制造”,打造更多“大国重器”。
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我们将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巩固提升汽车、机械装备等产业优势,推进一批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业占比今年要达到35%以上。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持续壮大集成电路、机器人等产业规模,争取更多产业集群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
在壮大产业规模方面,我们将加快培育“千亿产业、百亿企业”,深入实施汽车及零部件、航空等8大重点产业链建设工程,今年产值力争突破8000亿元。促进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着力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聚焦“军民两线”、“两核一基地”,全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力争今年产值50亿元企业达到10户、百亿元企业达到5户。
在提升产业韧性方面,我们要发挥“链长”、“链主”作用,加快“12+24”头部企业配套和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头部企业与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整零”共同体,优化“一园区一基金一银行一政策”园区生态,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加快集群式发展。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沈阳市有诸多科技创新资源,下一步,沈阳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育方面将有哪些新部署?
吕志成:去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强调,要时不我待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只争朝夕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沈阳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牵动全局的“牛鼻子”。我们将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着力将科教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创新高地。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建设浑南科技城、沈北科教园,积极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推动37个科创组团提质增效。推动辽宁材料实验室、辽河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发挥作用,支持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深部工程灾害试验装置等大科学装置建设,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市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今年突破1500家。
同时,围绕提高科技企业增长率、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承接能力,实施“育苗培干强柱”梯度培育工程,全市科技型企业今年力争超过2万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畅通工程,充分发挥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北科技大市场作用,推广赋权试点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今年达到50%以上。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实施产业技术攻关重大专项,面向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8条重点产业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逐步解决产业共性“卡脖子”难题。深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瞄准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关键技术问题需求,面向全国优选技术攻关团队开展联合攻关。
在支撑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中,人才要素支撑是最有力的支撑,是驱动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我们将深入实施“兴沈英才计划”,开展招才引智、集聚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等专项行动。加快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构建“一院士一平台一园区一基金一服务”体系,着力搭建高层次知名专家与青年科技人才对接服务平台。
人民网:面对诸多利好政策,沈阳市在吸引投资、提振市场信心方面有哪些安排?
吕志成: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必须坚定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面对诸多利好政策,我们将更加注重提振信心,凝聚力量,推动发展。
沈阳市启动了全面实施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在“12+1”赛道上扬优势补短板,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质增效,不断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数字沈阳、智造强市建设上有更大作为,通过提质强核不断提升发展信心。
我们一方面通过招大引强提振投资信心,力争今年新签约、新落地亿元以上项目分别突破2000个和1000个,全年开复工重点项目突破2500个,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通过优化环境提振企业信心,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深入实施系列纾困惠企政策,深化“项目管家”助企行动,营造良好的市场前景、发展前景和市场氛围,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另外,我们还将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民生领域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做好群众关心关注的工作,推进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品质养老、健康沈阳等民生工程,办好缓解停车难等民生实事。依靠具体可感知的政策和举措,加强信心传递,让广大群众对就业、对收入、对沈阳未来有良好和稳定的预期,打造拴心留人的创业环境。
人民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沈阳市将如何恢复提升消费?
吕志成:过去一年,沈阳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持续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措并举促进消费恢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促消费、稳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促进消费提质扩容,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我们今年引进不少于100个品牌首店,启动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重点推进浑南、于洪2个国家级及11个省级、24个市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建设,新培育5家市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业态。同时,将以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住房消费升级;支持举办汽车下乡活动,推动汽车消费快速回升;打造主题购物节、特色消费季等便民惠民消费活动,引领消费热潮、激发消费热情、加速市场回暖。
我们还将积极发挥文化、旅游、体育、养老、教育、医疗等新兴服务消费引领作用。推进自驾、露营、冰雪、康养等新兴文旅产业发展。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今年春节,沈阳市丰富的城市消费场景,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这得益于我们推动核心商圈及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和内涵式发展。中街、太原街等综合消费场景,沈阳故宫、福陵、昭陵等历史文化消费场景,老北市等旅游休闲街区消费场景,红梅、1905文创园等特色工业文化街区消费场景,西塔街等国际特色美食消费场景,棋盘山、白清寨、丁香湖等冰雪休闲旅游消费场景,满足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
人民网: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是《人民日报》专门为中央部委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责领导干部搭建的全国性网上群众工作平台,2022年沈阳市共收到10693条群众留言,回复率达93.6%,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对留言办理的满意度达到84.8%。沈阳市下一步将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继续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吕志成:“领导留言板”已经成为沈阳市各级党委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高度重视网络问政工作和网络民意表达,围绕“领导留言板”等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建设,沈阳市制定了相关回复办理工作办法,积极开展群众满意度反馈和星级评价,形成了网上接收—网下办理—网上回复的闭环工作模式,在受理留言量持续增加的前提下,确保回复率同步增长、办理质量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这个重要平台,践行好网上群众路线,将网上民声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同时,也真诚欢迎广大网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沈阳发展,监督政府工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