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文化教育

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老年教育专家谈 | 满足老年人学习需求 推进老年教育稳步发展——访辽宁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王凤先

2022年11月28日14:12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筹建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积极应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充分发挥辽宁省开放大学体系优势和服务全省老年教育的作用,与高等学校、开放大学、老年教育机构、老年产业协会、企业和老年学员等各方力量共同服务老年教育,扩大老年资源供给,人民网辽宁频道和辽宁开放大学、辽宁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共同推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辽宁省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老年教育专家访谈。本期访谈,人民网辽宁频道对话辽宁省老龄产业协会会长王凤先。

人民网辽宁频道:教育一直是全社会推崇并且重视的一项事业。请问您怎样看待老年教育?

王凤先:随着时间流逝,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让退休、离休或是社会老人得以在新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提高了他们晚年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老年人通过有目的的学习与活动得以超越原本的自我,在课程与社会实践里发掘兴趣,学习技能,并从中寻找自信与自我。

“老有所学”加快了老年教育的步伐,公办老年大学、各省、市、区和大型国有企业等都相继开办了老年大学,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踊跃参加了学习。2005年,辽宁在校老年学员已达5万余人次。2009年以来,民办老年大学也应运而生。沈阳早期成立的老年大学有辽宁老龄大学、沈阳银龄老年大学、金太阳老年大学等等。现有的学校已达170多个教学班,学生达6000余人次。2013年沈阳市还成立了社区学院,是在原有的、闲置校区的基础之上改造而成的。老年人自愿参加学习,不收费或少收费,聘请老师课时费由政府支付。同时,社区学院与条件较好的一些社区联手开办社区老年大学,由社区学院按需选派专业教师,一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因此,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应该联合各类老年教育机构,共同研究、制订标准、检查验收、鼓励资助、推进发展。

人民网辽宁频道:请您介绍一下辽宁老龄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情况。

王凤先:辽宁老龄大学成立于2020年9月,隶属于辽宁省老龄产业协会。学校在仅有四位教师、一个会议中心的条件下,已开办了声乐、舞蹈、器乐、书画等八个专业,67个教师班,学员达2300余人次。目前校内开设了专业课程 36 门,班级以及专业包括时政、党课、道德讲堂、智能手机、国学班(远程教育)、诗词班、书法班、国画班、摄影班、剪纸班、手工工艺班、太极拳班、柔力球初级班、舞蹈班、交谊舞班、国标舞班、音乐班、声乐班、京剧班、电子钢琴班、器乐班、葫芦丝班和旗袍艺术队。学校校务委员会下设学习宣传部,生活安全部和文艺体育部,校艺术团下辖 13支舞蹈队及合唱团。辽宁老龄大学的校训为“厚德,博学,和谐,创新”。在这之上,学校推崇“弘扬中华文明,自觉尊师爱校,保持年轻心态,树立长者风范”的精神,支持并且鼓励居住在附近地区的男50岁,女45岁以上,身体健康,能坚持学习的社会各界人士(离休人员,退休人员和社会老人)踊跃报名参与大学的学习与活动。

此外,不得不提到的还有辽宁老龄大学的教学特色——“三个课堂”。在“三个课堂”中,第一课堂教学特色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学员们能够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参与,由导师讲解指导来进行学习。第二课堂里,学员们会被鼓励开展互助学习,多多沟通交流,以“能者为师”作为重点,举办书画展、研讨会、乒乓球各类比赛等。第三课堂,学员们将在此课堂中学会融入社区,积极报名参与志愿者以及义工类的活动,真正做到“服务社会”。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保证了学员收获到的知识具有权威和准确性,同时也为严肃的课堂带来了积极的互动性。

在此基础之上,2021年辽宁老龄大学开办官方网站,在文学艺术方面,每学年出版六期《老龄杂志》 专刊,迄今已连续发行 23期。全校现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各班都建立了微信群以方便学员们相互沟通。辽宁老龄大学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区别于“老年社区”与“老年活动中心”,它将课堂教育与社会活动所结合,规范的体系和硬件设施为学员提供良好的“校园归属感”。经过办学者的共同努力,辽宁老龄大学获得了辽宁省社区老年教育学习示范中心荣誉称号。

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与社区联手举办文艺联欢活动,既活跃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也扩大了学校的对外宣传。通过艺术养生课程的教学,提升了社区老年人的艺术品位,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身心愉悦,还能获得健康养生知识。同时,我们与社区多方协作,组建了管乐队、民乐队,定期、定时为周边老年人和学校学员举办快乐周末舞会等各种活动,也为社区老年人生活增加了生机与活力。学校根据省市老年大学标准,制定了《教师聘用与管理制度》《校学员管理委员会工作条例》《班级管理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制度;在社区党委的关怀下,建立了党支部,加强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人民网辽宁频道:您认为,老年教育应该起到哪些作用?

王凤先:为稳定社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让老年人享有身心愉悦、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满足老年人们的不同学习需求,完善老年教育体制,推进老年教育稳步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从三十多年的老年教育成果看,老年教育能起到如下作用:

首先,就是缓解“退休失落感”。大批的退休人员在离开了工作岗位以后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难免会觉得孤独。在这个时候,老年大学逐渐进入这些退休老年人的视野,开始变成一种他们新的精神上的寄托,他们在这个环境中开始有机会学习起了新事物,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许多学员在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之前,他们就已经对一些传统的或较为小众的艺术文化十分感兴趣,所以对于可以在老年大学就读感到高兴,并努力发掘了自己的各种潜能。

第二,就是建立老年人对于校园和集体的“归属感”。在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以前,很多老年人都是一直呆在家中,因此没有什么途径能够认识相同年龄,相同兴趣的人。而老年大学作为一个规范的平台,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老年人,也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了高质量的社交生活。此外,支持着他们和大部分学员在老年大学坚持学习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原因,就是对于学校的这份“归属感”。很多学员最早开始参与老年大学的原因是为了消磨时间,后来在这里找到了兴趣方向,感受到了学有所成的快乐,也结识了很多朋友,愿意去竞选班长,为大学服务,并因此感到快乐。正是因为辽宁老龄大学良好的教学与社交氛围,学员们才能够感受到这种宝贵的集体认同感,正是因为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才愿意为了集体奉献,并从奉献中感到快乐,由此坚持作为这其中一份子认真并且快乐地学习活动。

还有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老年大学给予这些老年人的成就感以及强大的自尊。通过在老年大学里长时间的学习与活动,许多学员都从自己的兴趣中获得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成就,这种成就感能让人感到喜悦,感觉到他喜爱以及付出过努力的事物得到了肯定。而我们的一生也正是不断学习不断努力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抱有上进心和自尊自信的精神。

最后一点,就是“圆儿时梦想”,这是一个感性并激起学员们共鸣的概念。很多老年学员因为种种因素,年轻时没能接受高等教育,做自己真正想做、喜欢的事情,而老年大学给他们提供了圆这一梦想的机会。不仅如此,很多学员也表示,在老年大学中他们学会怎么与社会共同进步,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不断改变的新世界和周围的环境与人。他们在学习与社交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现在社会与原先的不同处,并且开始用现代化的方式,比如电脑与智能手机,来获取信息。在这之上,老年人们在老年大学里认识到了学习是一生的过程,且“学习”不只是被赋予青年人的机会,儿时的梦只要愿意去实现,永远都不会太晚。

人民网辽宁频道:对于老年大学的建设,您有哪些意见或建议?

王凤先:为适应老龄化社会,加快推进老年教育的发展,我认为,首先应借鉴已开办三十多年的老年大学办学经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次,要明确并制订老年大学审批程序,制订老年大学办学宗旨、办学条件、师资选聘、教学内容;第三,明确目标,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召集具有一定规模的民办老年大学共同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第四,抓典型,树标杆,宣传推广老年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

(责编:孝媛、那其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