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要振兴·我来当先锋
辽宁省文明单位创建巡礼——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作为全国文明单位,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用坚毅、果敢、辛劳和汗水,践行“博爱奉献 精医济世”的医者情怀,续写了抗击疫情、改善服务、提升质量、全面发展的精彩华章。
今年3月28日以来,辽阳市小北河、灯塔地区相继出现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全市疫情防控形势突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压力和紧张局势,4月3日,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向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发布了疫情防控动员令,引导和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讲政治、守纪律、勇担当、甘奉献、当先锋、树形象,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与担当。医院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发挥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表率作用,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时间完成整体搬迁建立黄码病区,完善方舱卡口、发热门诊、急诊中心建设,圆满完成支援丹东、营口、沈阳及全市各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保障区域性核酸检测任务,医院PCR实验室每日超负荷完成核酸检测近2万份,一线疫情防控医护人员24小时吃住在医院,奋力把鲜红的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屏障”,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一直都是医院的优良传统和精神财富。2022年医院大力秉承和发扬创新服务文化理念,建立人文关怀制度体系,开展“有温度的服务”。教育和引导全院职工自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及获得感。8月10日、11日下午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温暖于心 服务于行”服务礼仪大赛。比赛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参赛人员以科室为单位并结合本职岗位特点,精心构思,将临床中为患者提供的专业医疗服务、详细的病情观察、有效的医患沟通和全面的康复指导等过程编设成情景剧,展示了医院医护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范。推动“体验医疗服务”,提升服务品质。通过大力开展“体验医疗服务改进职工志愿者行动”,扎实推进“一站式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做到工作提速、服务提质、制度提效、形象提升,使医院真正成为服务群众贴心、护佑生命放心、健康管理安心的优质服务示范型医院。
出生“一件事”,人生第一站,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在辽阳市营商局的牵头下,通过整合公安局、卫健委、人社局、医保局、市三院等部门,精简办事材料、再造审批流程,打造“一份材料、一次提交、一站服务”新模式。2022年6月21日,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理窗口正式成立,只需将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提交到窗口,就可在两个工作日直接领取相关证件,将原先涉及5个部门的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社保卡6件出生“单事项”集成为出生“一件事”。需要提交的材料,由原来的10个减至现在的5个,跑动次数由原来的至少3次减至现在的只跑1次,真正实现“一网办、一次办”。全市55%的新生儿家庭将享受到“一网通办”带来的便利,优质服务的落地,把办事窗口前移到医院,让群众少跑路,解决了以前办理时间长、流程复杂等问题,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有效推动了便民利民惠民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向纵深发展。
积极支持援疆工作,选派最优秀的医师赴新疆额敏县,医院切实解除援疆干部的一切后顾之忧,辽阳三院援疆干部梁尚伟、吴兴辉、许华宇等同志受到援疆前线指挥部通令嘉奖。
与此同时,在全院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大力开展公益活动。全院叫响“文明创建从我做起”的口号,坚持医疗下乡,大力开展学雷锋、学郭明义活动,组建“爱心团队”大力开展志愿者行动。为敬老院、福利院、小学、幼儿园送去微笑,献上爱心。在辽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充分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带头示范作用,全院职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医疗卫生行业职业精神。医务人员佩戴胸牌亮明身份,使用文明用语,热情礼貌服务患者。为方便群众监督,医院在醒目处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在各科室建立意见簿,方便患者提出意见,并完善及时处理问题机制和反馈机制,确保患者满意、放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