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要振兴·我来当先锋
辽宁省文明单位创建巡礼——辽沈战役纪念馆

作为锦州“红色名片”,辽沈战役纪念馆积极作为,勇当先锋,充分发挥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不断挖掘和整理完善锦州红色资源,精心设计载体,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文明单位整体水平,努力让锦州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近年来,辽沈战役纪念馆设计了以展馆为核心,以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配水池战斗遗址、解放锦州烈士陵园为延伸的“四点一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不仅丰富了教育形式、拓宽了社教领域,也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提供了现地教学场所。
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讲好辽沈红色故事
辽沈战役纪念馆依托主体陈列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配水池战斗遗址、解放锦州烈士陵园等红色阵地,以重要时间节点为线索,开展《红色日历》《辽沈趣课堂》主题系列社教活动,《童心向党·我们从未忘》《战地之旅》《红星·童心》《感悟旧址红色文化 享受乡村美好旅程》《烽火少年 童心飞翔》《爱心相伴 粽享端午》等主题研学活动,将文博知识与节日紧密结合,激发了广大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被辽沈战役红色文化深深吸引,为红色血脉的有效传承和赓续奠定了基础。
疫情防控形势下,辽沈战役纪念馆还组织策划大型直播活动,在全社会引导向上向善力量。寒假期间组织小讲解员网上直播培训,连续五天进行直播授课,获得同学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清明节期间,推出“我为烈士献枝花”公益活动大型直播,据统计,有来自全国各地超过4万人次参与直播活动,获赞近20万次;清明节当天,组织小小讲解员、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讲解志愿者以及新疆裕民小学生讲解员举办了“锦绣诗韵·清明诗会”网上直播活动,吸引了数千人观看,点赞量达1.3万次。
此外,近几年,辽沈战役纪念馆还积极组织馆内专家学者、优秀讲解员等,深入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社区等进行红色宣讲70多场,受众超过十万人。与辽西地区8所高校及市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党史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培养200名青少年成为“锦州市优秀红色宣讲员”。
加强红色阵地宣传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
近年来,辽沈战役纪念馆持续加大对辽沈红色文化宣传推介力度,利用国家、省、市各级媒体等和纪念馆自有宣传矩阵等,抓住建党百年、重要时间节点以及组织策划的重要活动等契机宣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点面结合,多点开花,刊(播)发辽沈故事及相关报道2000余篇,总阅读量(点击量)破千万。组织策划的短视频“锦州红色之旅从这里启航”在省市多家媒体播出并报送参加省级评选;短视频《辽沈丰碑》参加市文旅局组织的短视频大赛获优秀奖。纪念馆丰厚的红色资源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线上线下进行党性教育、党史学习的首选之地。
营造崇尚英烈、致敬英烈的浓厚氛围
2021年,辽沈战役纪念馆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调研工作,于辽沈战役胜利暨东北解放73周年纪念日在纪念馆官方网站隆重推出全国首个东北解放战争革命烈士信息查询系统。登录网站“烈士名录”专栏,便可直接检索烈士基本信息、生前情况、牺牲情况、烈士事迹等相对完整记录。2022年9月30日,在解放锦州烈士陵园修建了镌刻有4284位在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中牺牲的有名烈士英名的解放锦州烈士名录墙;开展“让烈士归队”活动,为烈士将英名补刻在东北解放烈士纪念碑。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辽沈战役烈士陵园、解放锦州烈士陵园共接待祭扫活动单位200余个,5万余人次,无偿提供音响设备、英烈事迹报告、烈士名录查询及补刻等;开设网上祭扫平台,超过100万人次向烈士献花。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锦州乃至辽宁的红色名片,坚守着这块红色阵地,辽沈战役纪念馆将继续讲好辽沈红色故事、讲好这座英雄城市的故事,牢记历史、传承精神、发扬传统、感恩奋进,为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勇当先锋、汇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