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弓长岭区:创城为机 绘制宜居宜业新图景
弓长岭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文明城区,保障百姓安居乐业。本版图片由弓长岭区委宣传部提供
弓长岭区将“雷锋城”建设融入各项工作,以优良秩序营造平安和谐之美。
本报记者 许 刚
优美宜人的生态环境、平安和谐的公共秩序、舒适宜居的品质生活、红色厚重的文化高地……金秋时节,建设雷锋城和创建文明城带给弓长岭区的勃勃生机和奋进足音显得格外澎湃有力。
作为“工人雷锋”的故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辽阳市弓长岭区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提出的推进雷锋精神发祥地建设要求,以雷锋城建设为统领,统筹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今年初,弓长岭区提出创建省级文明城区,更是将建设“雷锋城”作为重点,将雷锋精神融入弓长岭全面发展当中,制定了贯穿各领域,涵盖各部门的详尽实施方案,全力打造好人之城、暖心之城、文化之城、活力之城、平安之城,为百姓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创建为民
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楼体外新增保温层且统一颜色美观实用,新增健身器材供居民锻炼身体,施划停车泊位让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垃圾分类宣传栏、市民文明公约提高居民文明素养……秋高气爽,走进安平街道安北社区,曾经楼体破旧、路面坑洼的生活场景已荡然无存。
“原来我们小区出行条件特别差,不但道路坑洼不平,而且路面垃圾遍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的道路变得平坦宽敞了,垃圾也集中存放定时收取了,居民健身有了新去处,生活环境和条件那真叫大变样,大家伙儿就没有不夸赞的。”在安北社区居住了20多年的居民杜维清迫不及待地向记者讲述着小区今非昔比的变化,毫不掩饰地表露着自己喜悦的心情。
近年来,弓长岭区很多“年龄大”的老旧小区出现道路破损严重、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等“老年病”,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大打折扣。为改变这种状况,弓长岭区委、区政府从满足居民实际需求、现实利益出发,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和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民心工程来抓,不但改得彻底,而且改得精细,确保老旧小区各项改造从细处、深处、实处发力,切实解决困扰居民的烦心事。
今年,弓长岭区更是加大力度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据介绍,今年共改造建筑20栋,涉及居民583户,改造总建筑面积达34136平方米;对全区37个小区655栋居民住宅楼,新建透视铸铁围墙、安装大门、成品门房及安装智能警戒设备等实施小区式封闭管理。居民高兴地住上了管理规范有序的“新”小区。
而对于弓长岭区八家子以上地区居民来说,近十年来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告别饮水难,喝上清澈、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弓长岭区因矿而兴,是一个典型的资源服务型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一些地区长期受吃水难问题的困扰。最典型的要数苏家街道八家子以上地区了,这里每天仅供两至三遍水,平时做饭时间段内时有停水,甚至到了周末或者休息日的时候,还偶尔会停水两三天。
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近年来,弓长岭区投资2.3亿元启动实施了自来水供水改造工程,居民用水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八家子以上地区居民彻底告别了“饮水难”的历史。
回忆当年通水时的情景,居民张静华至今仍难掩激动:“当自来水不间断从水龙头流出的那一刻,我高兴得快哭了。再也不用在水龙头前守着点接水、做饭、洗衣服了,家里也终于可以告别水缸了。这事儿会让我终身难忘。”
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弓长岭区将“创建为民”贯穿工作始终,坚持决策部署以民意为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让城市文明更有“深度”,百姓生活更有“温度”。
创建靠民
人人争当志愿者,处处有好人、时时见好事
在弓长岭区,争当志愿者已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作为“工人雷锋”的故乡,赓续雷锋精神血脉,学雷锋、做好事、当志愿者已经成为弓长岭人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风尚。
据了解,目前弓长岭区共有较大规模的志愿者团队16个,志愿者人数占到总人口的20%以上。也就是说,每5个弓长岭人当中就有一名学雷锋志愿者。
有着深厚的“学雷锋、做好人”的红色文化基础,弓长岭区将“创建靠民”覆盖建设雷锋城和创建文明城的全过程、全领域,统筹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精心设计项目让文明创建人人可为,精准搭建平台让文明创建时时可为,精确拓展领域让文明创建处处可为,激发每一个“文明细胞”活力。
弓长岭区的学雷锋志愿者队伍中包括理论政策宣讲、助学支教、医疗保健、文艺文化服务、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专项服务队,通过开展扶贫济困、敬老助老、帮孤助残、医疗救助、环境保护、文明通行、便民服务等学雷锋活动,形成了“处处有好人、时时见好事、人人学先进”的浓厚氛围。
特别在创城工作中,学雷锋志愿者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弓长岭区如今已构建起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接下来,全区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还将结合实际成立学雷锋大队、中队、小队,逐步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实现全区志愿服务网络全覆盖。
在苏家街道,以网格为单位,今年组织了500余名志愿者在辖区内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志愿者清理小广告,对辖区内卫生死角进行清理,使得各社区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尤为重要的是,志愿服务活动还吸引了许多居民自发加入,纷纷表示以自己的行动为维护干净整洁的环境、建设美丽社区贡献力量十分自豪,文明之光耀眼生辉。
创建文明城市,根本上是为了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弓长岭区坚持人民群众参与是工作主渠道这一主旨,让城市文明更有“广度”“厚度”,文明城市创建由此获得源源不断动力。
创建惠民
打造宜居宜业、自然生态、平安和谐城区
“十一”前夕,弓长岭区公交新线路512路、516路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弓长岭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已按计划全部完成,打通了当地公共交通畅行城乡的“最后一公里”。
在弓长岭区财税大厦站点上车乘坐516路公交车回家的居民刘大妈高兴地说: “以前出门干点儿啥,除了走着去,就得打车去。现在好了,通了公交车,既方便又便宜。”
由于历史原因,弓长岭区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公交车。从2019年开始,弓长岭区投资1.35亿元,规划6条公交线路,购进纯电动汽车60台,建设公交场站及附属设施,并先后在2021年开通了4条县际级公交线路,到今年的512路、516路的开通,全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已按计划全部完成,居民出行终于方便了起来。
弓长岭区坚持把建设雷锋城和创建文明城以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目标,将“创建惠民”体现在各个方位,以优质服务打造宜居宜业之美,以优美环境展示自然生态之美,以优良秩序营造平安和谐之美,将全方位的创建成果惠及最广大的市民,让城市文明更有“温度”。
针对城区内多处出现违法建筑、马路市场、遗撒遗漏等问题,弓长岭区累计拆除违法建筑1738处,面积67999平方米,改善了百姓生活环境;针对一些路段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人行道规划停车位等问题,共计改造人行道面积31321平方米,方便百姓安全出行……生活环境舒适便捷。
城区负氧离子数值常年稳定在每立方米1150个左右,已经达到“中国天然氧吧”的标准,正式申报继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和鞍山千山风景区之后的全省第三个“中国天然氧吧”;因为湿地生态保护出色,汤河镇被“中国绿发会”授予全国唯一一个苍鹭保护地称号……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成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开通市域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每300户居民建立一个网格,每个网格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打通基层社会区域治理的“最后一米”……社会环境平安和谐。
而今,一个生机盎然、活力十足的弓长岭正迈开大步,奋勇向前,全力谱写城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用心绘制人民宜居宜业的新图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