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阜新县司法局四级调研员张彪

“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干劲。”刚刚赴京参加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载誉归来,59岁的张彪就连夜赶写起汇报和宣讲材料。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要影响和带动更多人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彪抓紧每一分每一秒,誓把为民服务的“接力棒”传下去。从热血青年到年近花甲,在司法战线奋战38年的他,为百姓动真情办实事的初心始终滚烫炽烈。
实践员:以群众为师
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有一间张彪先进事迹展室,里边的一项项荣誉、一张张照片,真切还原出这位政法尖兵的“炼成”之路。
1984年,张彪从部队复员后,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县司法局工作。初来乍到,他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社会经验也欠缺,处理纠纷的时候,不是吃“闭门羹”就是遭到矛盾双方的指责,常常是纠纷没调解好,自己还憋了一肚子气。
张彪回忆,“那会儿血气方刚,听到双方掰扯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鸡毛蒜皮的事儿,听着听着就烦了。他们一看我吹胡子瞪眼的样子,更来气了”。
年轻的张彪挨过骂,也挨过打,心里头委屈,多少次想脱下警服不干了。可他终究没有放弃,咬牙坚持了下来。原因无他,“老百姓求助时渴盼的眼神、问题解决时感激的目光,让我萌发出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张彪深知,干好工作,光有为民情怀远远不够,必须练好本领才行。从1984年到1996年,他废寝忘食地学习法律知识,一有时间就下乡,和乡亲们打成一片,以群众为师、以实践为师。
1997年,他到阜新县于寺镇担任政法委书记,一干就是4年。这段基层工作经历,让他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群众,干中学、学中干,他积极探索人民调解的新思路、新途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情、理、法三个层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渐摸索出适用于各类问题、各类人群的调解方法和技巧。
2001年,再次回到县司法局工作的张彪,已是“身经百战”“满腹经纶”的司法战士。
调解员:群众的事比天大
38年间,张彪从普通科员成长为司法局副局长、四级调研员,时光在变,职位在变,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初心不变,扎根基层、担当作为的使命不变,时刻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
他跑遍全县36个乡镇(街道)300多个行政村,累计行程30多万公里;办理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案件3800余件,协助处理重大信访疑难案件300多件,挽回各项经济损失上亿元。
翻开一本本厚厚的工作日志,密密麻麻写满了他办过的案子,而每个他经手过的案子背后都是一个个化干戈为玉帛的瞬间,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他一身正气,和开发商据理力争,帮30多位工友讨回拖欠5年的55万元工钱;他一腔赤诚,一家一户地唠,掰开饽饽说馅,把问题拆开了、揉碎了,在村里待了整整一周,巧妙化解一起阻工矛盾,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他一身是胆,冒着鹅毛大雪深夜进村,苦口婆心地两边说和,让剑拔弩张的双方达成协议,把救命钱连夜送到医院……
一次次调解,春风化雨;一个个选择,彰显担当。
张彪说:“农村房挨房,地挨地,亲戚套亲戚,纠纷不大,但处理不当就会酿成大祸。作为调解员,谁有理,谁没理,要把话说透,情在前,理在先,法律约束在后边。”
张彪用春风化雨的温度把握情理法的尺度,在复杂利益关系中求得“最大公约数”,为百姓撑起公平正义的一片蓝天。
示范员:一花绽放百花香
头雁高飞百鸟随,一花绽放百花香。
今年1月,阜新市从新内涵、新格局、新团队、新领域四方面入手,对张彪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总结提炼,在全市推广“张彪模式”,打造独具阜新特色的法治服务品牌,把基层治理推向更深层级、更广领域、更好效能。
“张彪模式”涵盖工作方式、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包括“调解十法”“四级联调”“调解团队”“三员合一”“线上调解”等丰富内容,有利于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促进“情理法”深度融合,实现调解效力最大化,把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诞生于田间地头的“张彪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指导性,可复制可推广,很快在基层落地扎根,开花结果。阜新市在各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张彪调解工作站”16个,在县乡两级文明实践中心(所)设立“张彪法律服务志愿团队”89个,在司法所、个人调解工作室、村(居)民评理说事点等处设立“张彪法律服务志愿团队接待站(点)”1035个。打造线上“张彪工作室”,实现全天候、跨区域、跨领域调解。
作为张彪的家乡,阜新县把推广践行“张彪模式”作为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之举,开展学张彪走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行动,1.5万名县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村(居)民代表变身服务群众的“领头员”、重点工作的“监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意见建议的“收集员”,构建起以党建为引领,基层治理“全覆盖”、民生诉求“快响应”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人人学张彪,人人是张彪。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一个点到一个面,张彪的个人奋斗演化为无数人的共同实践。“张彪模式”一经推广,就产生“一花绽放百花香,万紫千红盛景来”的良好成效。志愿者纷纷加盟,“张彪法律服务志愿团队”总人数增加到2387人,遍布全市各地,把调解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催生一系列创新成果,新邱区 “逢六说事”,海州区“镇街派单、部门接单”等,丰富了“张彪模式”的内涵和广度。
为了让“张彪模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今年以来,一场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宣讲活动拉开帷幕。张彪又当起了宣讲员,为各级领导干部、初任公务员、乡镇干部授课19场,受众人数5000余人,培养出一大批“张彪模式”的传承者、践行者。
今年5月,张彪本色出演广播剧《有事找彪哥》,在剧中扮演自己。著名歌手孙楠倾情演绎的主题歌在数百家海内外媒体同步发布,更是让“张彪模式”远播四方。
从北京回来以后,阜新市再次掀起学习、推广“张彪模式”的热潮。张彪本人也更忙碌了。他说:“有人问我,退休以后对志愿团队有没有影响?我的回答是,争分夺秒做好传帮带,把接力棒传下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再立新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