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籽连心石榴红 同心共筑中国梦
辽宁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900余栋暖棚,3000亩露地蓝莓,每年近2000吨的销售量实现产值近亿元……走进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古楼子村,感受到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古楼子村温室蓝莓喜获丰收。辽宁省民宗委供图
古楼子村的变迁是辽宁省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辽宁省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民族工作主线,不断推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发力 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0年,辽宁省启动了《辽宁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十四五”规划》和《辽宁省兴边富民行动“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统筹推进重点工程和重点任务,合理确定民族地区、民族工作发展目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新突破。2021年,全省8个民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93.6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9.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28%,农民人均收入18820元,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高铁开通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紫砂从业人员徐春鹏外出跑业务更方便了,以前辗转换乘需要大半天才能到沈阳,现在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
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助推民族地区发展走上了“快车道”。辽宁省民族地区公路总里程达2.5万公里,农村居民饮水氟超标等重点问题得到彻底解决,48.6万人饮水状况明显改善,专项投资4.89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民族地区行政村4G网络100%覆盖,宽带互联网100%覆盖。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木盂子满族特色新村全景。辽宁省民宗委供图
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稳边固边成效显著。辽宁省8个民族自治县全部进入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行列,8个民族自治县的157所乡镇卫生院均为政府主办,岫岩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本溪满族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入选国家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东部6个自治县森林覆盖率均在71.3%以上,流经8个民族自治县主要河流水质等级达到四类及以上。
形成合力 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省各单位各部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民族、财政、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共同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
“全省少数民族百村产业工程”成为助推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岫岩县洋河镇湾沟村不仅利用民族专项资金建起了4栋高标准温室大棚,还承接了杨家堡镇和牧牛镇的“飞地”项目——8栋温室大棚,组团发展草莓、蓝莓温室种植,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收益。
以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为支撑,辽宁省集中打造农业产业园区或基地,对不具备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村以“飞地经济”方式,扶持发展、小型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旅游服务、仓储物流和科技培训等重点项目,形成民族乡村脱贫致富的“一村一品”,促进民族乡村各族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在国家民委支持下,投入专项资金1.99亿元,在1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施产业项目100个,带动4万户、12万人稳步增收。
传承创新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2021年9月,根据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丰美先进事迹创作的话剧《干字碑》,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这部作品展现了民族地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精神。
话剧《干字碑》荣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剧目奖。辽宁省民宗委供图
近年来,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文联多方合作,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建设,培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人才,共同打造民族教育文化体育精品,让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辽宁省选送的话剧《祖传秘方》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荣获剧目金奖、最佳编剧奖,满族舞蹈作品《旗韵娉婷》成功入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舞蹈作品展演,蒙古族无伴奏合唱《酒歌》成功入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满洲八旗建鼓》获得综合类一等奖……
传承文化,更需创新形式。每学期,辽宁省文体名家都会走进辽宁西藏班、新疆班,教授音乐、戏剧、舞蹈、毽球、武术、刺绣、剪纸等文体项目。辽宁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发起“手牵手·共成长”行动,组织文体名家走进辽宁设有西藏班、新疆班的学校。全省共有13所设有西藏班、新疆班学校的3514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通过文体名家与各族学生“手牵手”,不断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思想基础。
辽宁省文体名家走进内地民族班学校。辽宁省民宗委供图
在此基础上,辽宁省民族和宗教委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选25所学校作为示范单位,强化思政课程,切实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各族青少年心灵深处。
辽宁省丹东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学校活动。辽宁省民宗委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