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文化教育

东北地区历史文献数字化将“提速”

朱忠鹤 谭 硕
2022年08月02日08:42 | 来源:辽宁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东北地区历史文献数字化将“提速”

  核心提示

  8月1日,以“其命维新——文献数字化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首届年会在沈阳举办,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同时揭牌成立。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文献与数字化等内容展开学术对话与交流。学者们表示,东北地区在历史文献上不仅特色鲜明,而且是历史文献富矿。随着研究中心的成立,东北地区历史文献将得到进一步研究与挖掘,数字化进程也将提速。

  国内首家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揭牌

  首届年会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主办,辽宁大学文学院承办。在8月1日上午举办的学术活动开幕式上,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国内首家聚焦东北研究和文献建设的数字人文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大学文学院院长胡胜介绍,东北地区具有数量丰富且特色鲜明的历史文献,包括满族文化、工业文明等历史文献在国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辽宁大学东北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是与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科研平台,随着中心成立,不仅东北地区历史文献数字化将“提速”,而且将为东北乃至全国学者研究东北历史文化提供文献数据的支持。

  具体来说,研究中心以在世界视野中探究东北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为主旨,致力于以数字人文为方法,在全面、系统、深入地发掘和呈现东北文献的基础上,推动东北历史文献研究成为解释中国独特的现代性经验的学术重镇。

  中华书局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表示,研究中心成立后,学者研究东北地域文化历史,除了可以查询到数字历史文献外,还能获得中心根据研究者需要,提供的有针对性的一整套数据支持。

  据悉,参与此次会议的有全国40所高校、120余位专家学者。

  东北历史文献是研究重点

  在为期两天的学术会议中,以“东北文献与东北叙事”和“历史文献和数字人文”这两大内容为主题的学术交流同步推进。

  东北作为中国版图中的重要区域,在两天的学术交流中,学者们以时间为轴线,从文献、文学、东北叙事的历史地位等不同角度、不同维度进行充分阐释。

  学者王雨晴以李曼霖遗作《高粱叶》的再发现为线索,重新梳理了被遗忘的东北义勇军史实。她说,“十四年抗战文学”的提出,重构了抗战文学的格局,东北抗战文学因而浮出地表。隐失的流亡青年诗人李曼霖及其遗作《高粱叶》的再发现,作为东北抗战文学的早期代表作品,体现了救亡精神、战斗的美,既具有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又表现了东北抗战书写的精神指向与启蒙意义。

  学者李佳奇以《萧红年谱长编》为例,阐释文学年谱的史料来源和史料价值。李佳奇认为,好的文学年谱应该是由多声部交织而成的。年谱编撰者在组织、编排文学史料时,有意融合了多个人物的多种声音,综合运用了多种文献史料。“多重声音、多者视角、多种史料融入年谱,全面复原了谱主的生活经历与文学轨迹,与谱主相关的历史细节与生活细节得以一一呈现,谱主形象才能被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李佳奇说。

  据悉,在8月2日的学术交流中,影像史学视角下“满铁”资料里的中国影像研究、东北作为一个抗战文化符号的生成、口述史之于东北工业文学叙事等话题都将进行充分阐释。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