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观点评论

惠企政策,关键在“惠”

董翰博
2022年07月04日07:58 | 来源:辽宁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惠企政策,关键在“惠”

  近日,省统计局发布辽宁省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省经济逐步恢复,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实践证明,今年以来,辽宁省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在稳经济运行、保市场主体方面成效积极,企业正在加快走出困境、渡过难关。但也要看到,辽宁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中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还需要各地各部门在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方面进一步发力。

  制定政策争在朝夕,落实政策难在方寸。有时,一项人人期盼、普遍叫好的新政策出台,落实过程中却像进了漏斗,越漏越少;又像遭遇消音,声响微弱。原因何在?细思之下,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缺乏执行细则或配套措施,结果是企业“摸不着”;其二,政策门槛高、限制多、兑现流程复杂,企业“够不到”;其三,政策透明度不够、知晓率不高,企业“看不见”。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有政策未落实,企业不满意、没受益,再好的政策也只是镜花水月、形同虚设。因此说,惠企政策,关键在“惠”。

  做好“惠”,首在“优”。近来,中央及辽宁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在具体实践中,各地现实条件存在差异,如果对上面政策只是机械照搬、僵化执行,结果必如同“南橘北枳”,难免会“水土不服”,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全面精准吃透中央政策的精神实质,摸清家底、摸透市场和企业实情,按需施策、优化方案,进行精细化配套、精准化落实。只有这样,政策才能更接地气、有人气,易操作、好兑现。

  做好“惠”,要在“快”。良弓在手,贵在速发。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短期失速”,政策早一些落实,才能起到“及时雨”的作用,而不是“马后炮”,才能扶助企业早一些走出困境。政策出台了、文件下发了,尤须在第一时间让企业听到、看懂、用上,在政策兑现过程中要注意进一步压时间、减材料、优流程,让更多政策红包“直达快享”“免申即享”,不能让企业翘首以盼、“等米下锅”。

  《淮南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济溺人以金玉,不如寻常之缠。”大意是,落水者最需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黄金玉带,而是一根结结实实的绳索。这个道理其实很简明,唯有真情实意的态度、精准对路的实招、雷厉风行的行动,才能更好更快地帮助广大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增强活力,化危为机,稳定发展。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