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深挖本土题材为人民出精品
核心提示
5月27日,辽宁省文联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来自省文联各协会的艺术家代表和有关文化单位负责人畅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感悟,表示将用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谱写新时代辽宁文艺新篇章。
辽宁是践行 “走向大鲁艺”的热土
回望来时路,与会者一致认为,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
省剧协副主席郑永为说,80年来,《讲话》精神不断创造性地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文艺源于人民生活、服务人民大众的理念根植于每个文艺工作者的心中。辽宁是践行“走出小鲁艺,走向大鲁艺”的一方热土。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综合艺术,辽宁戏剧的发展道路也正是《讲话》精神的集中显现,话剧《父亲》、歌剧《苍原》、舞剧《铁人》、京剧《将军道》、评剧《疙瘩屯》等一批剧目在中国舞台留下了永久的印记。著名作曲家潘兆和说,当年,鲁艺师生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大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辽宁音乐界一直继承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发扬《讲话》精神,植根于人民、取材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歌曲《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歌剧《苍原》等众多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优秀作品。今天,辽宁省音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出精品”“出人才”为主要工作目标,一直围绕重大主题主抓创作,以采风创作、培训讲座、音乐沙龙等方式团结带领全省音协组织和广大音乐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带头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摄影家线云强说,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辽宁一代又一代摄影工作者,自觉投身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从解放战争到土地革命、从工业文明到改革开放,用镜头记录下各个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我省摄影工作者主动担当作为,深挖辽宁本土文化题材,用最朴素、最真实、最有温度的影像作品,记录辽宁振兴发展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讲好辽宁故事。
演员黄晓娟说,服务人民、敬重人民始终是曲艺界奉行不悖的艺术传统。新时代,省曲协始终准确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曲艺创演活动,尤其是连续3年组织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曲艺小分队进社区宣讲等活动,真正做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为人民提供
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回望历史,思考未来,与会者感慨万千。辽宁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兴奎认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方面肩负重要职责。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必须坚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为人民出精品;必须坚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辽宁故事,讴歌新时代、讴歌振兴发展;必须坚持德艺双修,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胡崇炜表示,省书协将坚守正确的艺术方向,始终坚持把服务人民作为最高工作目标,形成培育辽海书风健康发展的良好艺术环境,推动辽宁书法事业蓬勃发展。画家喻国伟认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回答了文艺的哲学问题。深入生活就是让艺术家不偏离创作方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源泉;扎根人民就是文艺家的创作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评论工作者,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授马琳认为,评论家们应以崭新的面貌示人,写出富有真知灼见的评论文章,不仅评判创作,更要启发读者,共同开创文艺创作的崭新未来。
重温《讲话》精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梁海燕表示,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凝聚奋进力量,继续沿着《讲话》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行,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讲好辽宁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