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委网信办搭网络桥梁 解农户愁盼
早春三月,东北的温室里正值丰收季——扶郎花绽放、草莓香甜、苹果清脆……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却让本该忙碌并喜悦的农户变得忧心忡忡。物流受限,销路难寻,部分农户一度面临农产品滞销难题。
为了在疫情期间解决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对接农产品供求信息,辽宁省委网信办联合多家媒体,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推出“爱心助农”系列宣传报道,力求帮助农户们将因疫情而滞销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出去,拓展销售渠道,为农民架起沟通的桥梁。
一时间,社会各界纷纷转发,消息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发酵,迅速掀起了助农热潮。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后,立即沟通协调,为农产品运输及销售保驾护航。
三十万支鲜花滞销 多部门协作开启传递之旅
“我们是七里河村的花农,现在正值花开旺季,突遇疫情,运输停滞不能外运,希望能尽快把鲜花给卖出去。”3月18日晚,锦州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的花农在人民网辽宁频道领导留言板发布了这样一条求助信息。
看到消息,人民网编辑迅速与花农取得联系。据花农介绍,锦州义县七里河镇七里河村共有温室大棚77栋,每天能出产两万多支扶郎花,五六千支彩色玫瑰。往年销售渠道畅通,可今年疫情开始后,运输物流受限,鲜花运不出去,如问题无法解决,将给花农带来巨大损失。
了解情况后,3月19日,人民网辽宁频道发布了《疫情影响,锦州义县三十万支鲜花滞销》的报道。该报道得到了辽宁省委网信办的重视,动员各家网络媒体积极转发。沈阳某企业看到报道后,决定将鲜花全部买下,把鲜花赠送给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某物流公司得知消息后,也主动承担了鲜花的运输工作。
线上实时宣传,线下迅速行动。从受困滞销,到爱心接力,再到战疫一线,仅两天时间解决了锦州义县鲜花滞销问题。
没了游客草莓采摘园变种植园 媒体助力农户挽回损失
“受疫情影响,草莓采摘园游客减少,草莓积压,求帮忙解决。”阜新阜蒙县新民镇草莓采摘园农户马云振将自家的困难反映到了当地镇党委。辽宁省委网信办在搜集各地农产品销售难题时得知该情况,立即协调媒体进行采访。
4月3日,东北新闻网编辑联系到了马云振。据马云振介绍,家中的草莓采摘园占地三十亩,日产量一千多斤,往常采摘游客络绎不绝。但今年疫情以来,没了游客,采摘园成了种植园。马云振每天到市区里卖草莓,一天最多只能卖五六百斤,还有四五百斤的草莓积压。
针对马云振家中情况,东北新闻网发布了《阜蒙县新民镇30亩无公害草莓滞销,期待爱心助农》的报道。该报道在各网络平台引发广泛关注和转载。
几天后,东北新闻网编辑再次联系到马云振。马云振说,自从媒体报道后,越来越多人知道了他家的采摘园,游客量明显增加,还有很多人打电话购买草莓,现在问题已解决,积压的草莓已全部卖出。
急农民之所急,解农民之所忧。营口老边区柳树镇香炉村养鹅大户刘佩良家近两万个鹅蛋;阜新阜蒙县白玉都村上万斤“翠宝香瓜”;葫芦岛兴城白塔乡朗月村数千斤黄瓜;葫芦岛塔山乡西堡子村近百万斤秋储苹果等农产品滞销问题得以解决。3月初以来,辽宁省委网信办会同各地区各部门了解农产品滞销问题50多个,发布产品信息30多篇,制作网络产品60多个,总阅读量超过2000万次。
民以食为天。辽宁省委网信办在新浪微博开设#美味辽宁等您来#话题,宣传辽宁丰厚特产,展示地方特色美味,目前,阅读量已超3.5亿次。想了解更多辽宁美食,想展示特色厨艺,快来与众多网友分享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