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于洪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办事办到心里,评议落到明面上

“别激动,别激动,我叫他也来 ‘说事点儿’,这事儿啊好商量。”这句话,最近已经快成了于洪区南台村调解委员会主任陈旭元的口头禅。村民李大民和邻居因为宅基地发生了纠纷,闹得有些不愉快。陈旭元了解情况后,将两人请到了村里的“百姓评理说事点儿”。一见面,双方各说各的理,争执不下。
“你说几十年的邻居,就因为门前不到一米大的地方,乡里乡亲,脸红脖子粗的干啥呀,来来,一个一个说。”经过陈旭元的耐心说理和劝解,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把事儿说开了。最终依据《土地管理法》中对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双方自愿签订调解协议,俩家彻底冰释前嫌。
小说事点发挥了大作用,沈阳市于洪区在推进“有事好商量”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全面总结提炼村(社区)在基层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将“睦邻议事堂”“百姓评理说事点”打造成解决百姓闹心事、烦心事、堵心事的指挥部和处理中心,并在职能部门中推行“民情直达车”下沉机制,用“唠家常”的形式,把反映出来矛盾纠纷、诉求期盼等社情民意及时妥善解决,形成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局面。
“睦邻议事堂” 大家的事儿大家商量
湖畔新城社区是回迁小区,老年人居多。小区东门出口没有专门的人行道,私家车、电动车、行人早晚进出高峰都拥挤在一条道上,明明小区出入口应该是给大家带来方便的幸福通道,如今却成了居民出行心里的大石头。
社区接到居民诉求后,立即组织居民代表、物业经理通过“睦邻议事堂”召开会议。大家群策群力,一天内敲定方案,设计道路图纸,购买需要的砖和泥土,在第二天的下午迎着夕阳的余晖完成了人行专用道的铺设,还一并解决了居民的晾晒衣服问题。
湖畔新城社区“睦邻议事堂”解决居民晾衣问题。于洪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底的一场大雪压塌了国奥现代城小区内的32个车棚,维修车棚需要启动维修基金,环节多,耗时长,居民的自行车和电动车等车辆无处停放,居民反映强烈。了解到此事,国奥社区党委和社区片警、诚大新生活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及居民代表在“睦邻议事堂”开个“碰头会”。在会上各方积极发言,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决定由物业公司先行垫资,把园区内破损的车棚进行更换。为了确保工程进度,社区、物业、业委会及居民保持沟通,以动态形式开联席会、议事会,对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协调和解决,历时两个月将园区内的32个车棚全部改造完毕。改造后的车棚既美观又实用,居民非常满意。“通过‘睦邻议事堂’不但把难题解决了,邻居彼此间联络也多了,大家和物业的关系也融洽了。”国奥现代城小区居民张馨月说。
国奥社区维修居民车棚。于洪区委宣传部供图
“四事同堂” 家里有事儿心里不慌
“长期在外打工,有时几年才能回上一次家,最担心的就是留在家里的老人了。”春节期间,光辉街道永光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与乡亲们聚在一起闲话家常,眼里不禁泛起泪花。对于乡亲们的谈论,村党支部书记李树根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村里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265人,子女大多外出务工、无人照料,如何能够更好地关心关照留守老人,免除外出务工子女的后顾之忧,成为了李树根的心头大事。
永光村“四事同堂”关心关爱留守老人。于洪区委宣传部供图
在深入践行“两邻”理念的背景下,永光村深入实施“四事同堂”工作法,将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纳入党群议事日重点项目研究。为了让留守老人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加强对留守老人身体生活状况的关注,党员干部包户每天早晨要查看是不是每家烟囱都冒着烟,晚上是不是户户都亮着灯。
宋凤元老人长期独居,每次党员路长看望他,他都会感慨地说“生在永光村,我很幸运,住在永光村,我很安心!”永光村还利用村集体经营收入为全村村民缴纳居民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有线电视和自来水费,为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这些暖心的举措既免除了子女们的担忧,也使留守老人的幸福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党建引领 “独唱”变“合唱”
依云首府社区32号楼一户居民半年前遛狗不牵绳惊吓到邻楼居民的孩子,邻里之间一直存在隔阂,见面就吵。社区党员干部得知情况后,迅速启动协调对接机制,邀请辖区公安派出所和街道司法所派出资深说事员,将两户居民请到了“居民评理说事点”。耐心调解之下,两家住户终于可以心平气和地商讨解决办法,当天就握手言和并相互赔礼道歉,矛盾终于化解了。
依云首府社区民警“评理说事点”化解邻里纠纷。于洪区委宣传部供图
依云首府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上,规范社区党支部4个,选树党员中心户46人,全部纳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零疫情”社区工作小组中,让社区群众平时见得到党员、有事找得到组织。
“民情直达车” 群众吹哨部门报到
2022年寒假,正值北京冬奥会开幕,红田社区十几户家里有孩子居民迫切反映“孩子们希望能够详细了解奥运常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收到诉求后,于洪区委组织部联合区人大、区政协迅速行动,推动代表委员力量下沉,集合多元力量参与到“有事好商量”专项行动中,在于洪区启点89号文创艺术园区的城市书房创办冬奥寒假小课堂,北陵街道的三十余名小朋友开始了奥运知识的沉浸式体验学习。
“有事好商量”催生“冬奥课堂”。于洪区委宣传部供图
于洪区聚焦群众福祉,加快推进三网改造、精细化管理、口袋公园建设等民生项目实施,坚持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做到老百姓的事有人管、管得有条有理管到位,老百姓的苦有人问、问寒问暖问到家。
黄海花园社区物资局宿舍小区公示栏内正张贴着经过人民设计师参与形成的改造计划,这是于洪区开展“晾晒民生实事,邀请群众监督”工作中重要一环。项目完成后,将组织群众监督员对项目实施进展和效果“背对背打分”,结果面向公众“晒单”,并纳入部门绩效考评。目前,于洪区以群众真关切、计划可纳入、资金可落实、工作有方案、成效有保障为原则,已有第一批9个区直单位的7类民生项目在27个重点点位内公示,切实推动民生实事项目有效落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