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辽宁频道专题策划>>聚焦2022辽宁两会

直面问题勇改革

胡海林 董翰博 唐佳丽
2022年01月22日09:20 | 来源:辽宁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直面问题勇改革

  ■省政协委员周轶赢: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省政协委员徐大庆:增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紧迫感

  ■省政协委员董峰:营造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浓厚氛围

  ■列席人员李方喜:积极推动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

  “在小切口、小场景上不断突破”“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面对问题不绕道、遇到矛盾不回避,以主观努力弥补客观不足”……连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改革的内容,成为省政协委员们的热议话题。大家纷纷表示,改的是体制、革的是旧疾,只要全省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直面问题勇改革,就一定能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局面。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唯有改革开路、砥砺前行。辽宁省高度重视改革推进工作。新年伊始,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便召开会议,强调要着力吃透党中央精神,紧密结合辽宁实际,系统谋划全省今年深化改革重点工作,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抓好落实。时间回溯,辽宁省“十四五”规划也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这成为全省纵深推进改革的行动指引。

  今年,如何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振兴注入动力、激发活力、释放潜力,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两会的相关界别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

  优化营商环境“再掘进”

  优化营商环境,关键在于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生态。

  近年来,辽宁省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并将其列为事关全局的战略进行推动。在省委、省政府的一次次重要会议中,“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是高频词。同时,加强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建设,以刚性约束促进整体营商环境根本好转的制度保障体系逐渐成形。目前,辽宁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各界预期持续向好,2021年,全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44万户;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73.52万户,同比增长21.57%。

  周轶赢说,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短板和不足:一是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重点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二是数字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理顺,打破数据壁垒的力度还需加强,应用场景还不够丰富。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高位推动,上率下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地抢抓发展先机的自觉行动。沈抚示范区通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要件、简便操作方式等有效举措,交出一项项改革创新经验,并吸引一批批“新字号”项目加速涌入。

  作为沈抚示范区改革的实践者,董峰认为,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任务,既要建立完善激励问责机制,又要有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体制机制,才能营造起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浓厚氛围。

  涵养科技创新“好生态”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科教大省,辽宁收获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红利,也需正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长期关注辽宁省科技发展的李方喜告诉记者,近年来,辽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显著提升,企业创新发展活力也明显增强。但目前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不强,未形成协同创新的攻坚合力;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较弱,科技创新链条不完善;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科技创新支撑体系薄弱、标准体系建设落后等现实问题。

  短板明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李方喜建议,要把辽宁省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好落细,激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活力,尤其要积极推动科研成果本地转化和产业化;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要加快完善核心技术攻坚体制,搭建产业公共创新平台,构建产业创新同盟,形成持续创新合力。

  科技创新,可谓功在当下赢在未来。事实也证明,哪里的创新生态好,哪里的科技型企业和科技人才就多,哪里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就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部门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需要全面了解创新主体的期盼在哪里、制约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堵点在哪里、束缚创新活动的桎梏在哪里,然后奔着问题去、盯住问题改,为其提供更适宜的制度环境。”董峰说,比如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就可以用好用活政府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跟进投入。

  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辽宁是国企重镇,振兴发展实现新突破离不开国企发挥“龙头”作用。

  作为一名来自国企的政协委员,徐大庆认为,深入推进辽宁国企改革,是全力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全省经济稳中求进的重要保证。结合其所在的交投集团的改革实践,他表示,近年来,辽宁省国企砥砺奋进,直面问题,啃下了许多硬骨头,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但也应看到,当前国企改革的任务仍然繁重,面临的难点依然不少,必须增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紧迫感,把国企改革进行到底。

  今年是辽宁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目标指向高质量完成重点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务求改革实效、实现改革成果稳固化制度化。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我省的一项长期任务,并不会因三年行动收官而收官,而是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任务持续深化改革。”李方喜说,比如推进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推进结构调整和“瘦身健体”,因企因地因业施策等,都需要有高超的智慧。

  扎实推进辽宁沈阳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中;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精简管理层级;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突出主业、创新发展……辽宁国企改革依然需要潜心笃行。

  委员们还建议,辽宁省在积极推进国企改革的同时,还要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强化金融支持,着力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轻资产企业融资难题。坚持问计于企,提高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022年是辽宁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当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营造更加浓厚的改革创新氛围,以高水平制度创新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