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文化教育

《跨过鸭绿江》在辽拍摄幕后故事

王臻青
2021年12月21日07:40 | 来源:辽宁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跨过鸭绿江》在辽拍摄幕后故事

重大历史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于12月17日在丹东公映,电影剧组主创人员与志愿军老战士以及丹东观众参加了首映活动。当天,主创人员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共同缅怀历史,礼赞英雄,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19日,电影《跨过鸭绿江》制片人李萧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谈到影片的立意视角及拍摄的幕后故事,讲述电影《跨过鸭绿江》在辽拍摄的难忘记忆。

影片在辽宁多地取景拍摄

据李萧介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电影《跨过鸭绿江》剧组跨越北京、天津、辽宁、河北、黑龙江五省市进行拍摄。电影《跨过鸭绿江》剧组曾在辽宁沈阳、铁岭取景拍摄,影片起始部分的镜头是在铁岭调兵山蒸汽机车影视基地拍摄的。由于该影视基地有保存完好的蒸汽机车、铁轨、站台,具有与影片历史年代相对应的场景,因此摄制组选择在这里拍摄有关东北边防军的戏份。在铁岭调兵山拍摄期间,剧组还在当地选拔群众演员,经过培训后参演。电影《跨过鸭绿江》影片结尾,镜头聚焦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碑,堪称整部影片的画龙点睛之笔。这一组镜头的场景就是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拍摄的。

《跨过鸭绿江》依据史实以及真实的人物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在演员选择上按照形神兼备的原则,力求接近原型人物。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跨过鸭绿江》是一部有历史高度、思想深度、人文温度的作品。”

目前,《跨过鸭绿江》正在热映,观众认为该片震撼感人,催人奋进。丹东观众观看了影片反响强烈,89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胡长哲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这部电影太真实了,非常感人。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我流着泪看完影片。”

依据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馆藏史料搭建“板门店”

据李萧介绍,电影《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曾于2019年10月23日赴丹东市区及宽甸满族自治县考察。原计划在丹东地区取景拍摄,主创人员经过考察后认为,宽甸满族自治县山区的地貌特征适合拍摄,后来由于急需拍摄大量的山区雪景镜头,只好改为赴黑龙江省海林柴河山区进行拍摄。尽管如此,电影《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还是非常感谢辽宁省委宣传部、丹东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影片主创人员多次前往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学习,依据馆藏图文史料,绘制出板门店等影片中涉及场景的图纸,然后在影棚中搭建起来。李萧介绍,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鸭绿江大桥并非真实的鸭绿江大桥,而是剧组在北京国安影视基地3000平方米的影棚里历时一个月搭建起来的。剧组美工用废弃钢材,按1∶1比例仿建鸭绿江大桥,“桥”上可以行车。影片结尾部分的感人戏份正是发生在这座“鸭绿江大桥”。

首次全景式 展现抗美援朝

电影《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集结国内优秀的主创团队,历时一年多拍摄制作。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历史,全景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全过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全景式史诗般地展现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全过程的电影作品;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原创的电影作品;首次将电影和电视剧同时进行创作,以推动优秀影视作品更好地传播。与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这部影片全景式展现历史,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该片以史实为蓝本,兼顾国际视野、美学品格、史诗风范,将故事片的戏剧性与纪实片的真实性完美结合。董亚春担任总导演,丁勇岱、唐国强领衔主演。

据了解,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电影《跨过鸭绿江》荣获金丝路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同时,该片入围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多项提名,并同时获得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八闽电影巡展开幕影片的殊荣。

(责编:邱宇哲、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