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扎根基层沃土 结出累累硕果

“再唱山歌给党听,我把歌儿献给你。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我们一起再唱山歌啰!”洪亮的歌声传遍教室,让听者的心情也随着跃动起来。日前,在沈阳大南街道阳光之家内,沈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最美沈阳人”李璐正在为一群自闭症儿童进行音乐培训,此次活动是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免费艺术培训活动之一。
上周才见过面,但孩子们一见到李璐,便不由自主地欢呼起来,还有几名孩子大声地说:“李老师,我们都很想你!”阳光之家的学生王洋还拿出一幅自己手绘的作品送给李璐。
从2012年开始接触到这个特殊群体之后,李璐就把自己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了为这些孩子做音乐辅导和培训上,并开发专门的教学方案,使用特殊音乐教学法,对孩子们实施音乐疗愈,带他们走进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音乐世界。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大南阳光之家的十余名孩子,万莲、铁西、大北阳光之家的孩子们,以及几位残障儿童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其中。“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让我们生活更有色彩了!”王丽的妈妈陪孩子通过网络上课,她激动地说道,“孩子在直播平台上注册了账号,展示自己的歌声。几个月时间,已经吸引了上万个粉丝观众,成了一个‘小网红’。通过直播还赚了4000多元钱,也给我们的家庭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
提升沈城人民
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水平
自2010年4月起,沈阳市实施了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和“百万市民艺术共享工程”。 (下转4版) (上接1版,扎根基层沃土 结出累累硕果)让艺术培训回归公益,让高雅的艺术贴近百姓,探索走出了一条改善文化民生的新途径。大南阳光之家的一堂课,只是沈阳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的一个小小缩影。深耕十余年,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早已深入到城市肌理,并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2021年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开展惠民演出422场,惠及群众10万余人;开展免费艺术培训8457课次,培训学员16万余人次。今年,沈阳充分调动各级文化事业单位、驻沈高校和群团组织遴选了115名培训教师,各单位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设戏曲、舞蹈、音乐、书法、绘画、摄影、播音主持、T台表演、艺术设计、民间文艺等艺术培训班,面向广大沈城百姓开展多门类、高层次、专业化的免费艺术培训,提升了沈城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水平。
前不久,和平区文化馆举行了“艺展和平”中国画教学辅导培训成果汇报展,展出的50余幅作品都出自群众之手,这也是“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的成果。和平区文化馆馆长韩非介绍,“经过辅导教师邵世鹏的专业授课、耐心讲解,许多国画爱好者掌握了熟练的中国画基本技法,他们通过这些作品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2021年有近3000人次接受了我馆的中国画公益培训。”
这些年来,很多没有基础的学员,通过“双百万”各类艺术的培训,心灵手巧、能歌善舞起来,还有很多受益的群众,学好本领后,以文艺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到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的演出中去。
沈阳的城市文化内涵
进一步丰富
“百万市民艺术共享工程”中的文化惠民活动,给市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活动丰富、接地气。10月27日,沈河区小分队在沈阳百联购物中心广场举行了专场演出。“将舞台搭到老百姓家门口,都是我们爱听的歌,爱看的舞蹈,这些节目可以说演到观众心坎儿里了。”市民王桂梅坐在前排,跟着音乐舞动双手,结束后她还给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竖起了大拇指。
惠民演出不仅收获了老百姓的口碑,更让市民感受到文化艺术的魅力,同时满足了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沈城百姓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沈阳的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今年以来,沈阳市委宣传部组织各地区的17支文艺小分队,深入全市13个区县(市)开展常态化惠民演出,涵盖了100余个广场和社区点位。市民的生活变得鲜活,浸润着“把文化当成日子过”的底色。
在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的各项活动中,基层文艺工作者乐于奉献,老百姓乐于欣赏,实现了双向互动。
今年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还创新了展示形式,拓展了传播渠道,采取线上艺术培训和线上艺术共享形式,借助网络平台推进了艺术惠民活动的有效开展。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