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文化教育

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越擦越亮

2021年11月05日10:32 | 来源:沈阳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越擦越亮

中山广场建筑群。

今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地铁六号线中街站出入口地块进行考古勘探,在清表过程中,发现了清代盛京城福胜门瓮城遗址的东瓮门、瓮城墙体、北城墙,在德盛门瓮城遗址发现了瓮城西北部墙体。通过一系列手段,廓清了这两座瓮城的布局、结构及在现代城市中的准确位置。这一考古新发现对将盛京古城打造成为“中华文化地标”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勘探前置只是沈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的工作之一。近年来,沈阳通过一系列扎实、系统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保护了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提升了沈阳人的文化自信,丰富了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保护地下遗珍 考古勘探前置收获颇丰

今年8月,《人民日报》刊登的《建设用地,先考古后出让》一文,报道了沈阳考古勘探前置工作,引起广泛关注。

到今年11月,《沈阳市工程建设项目考古勘探管理办法(试行)》出台整整两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沈阳范围内共完成237个地块的考古勘探工作,发现了27处古代文化遗存,开展了19处考古发掘工作,涌现了一大批重大考古新发现、新成果,其中就包括上文中提到的福胜门。尤其是2020年对位于沈河区盛京城城内的中心里遗址、2021年对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马贝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具有重要意义。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宋振虹表示,考古勘探前置“沈阳模式”,探索出沈阳基本建设和文物保护协调统一的新途径,避免考古勘探工作与工程建设的时间冲突,缩短审批时限,不但保护了地下的未知遗珍,更提升了沈阳的营商环境,开创了多方共同保护珍贵历史遗迹的可喜局面。

为35处文物“体检”治疗 老建筑焕发新活力

“文物是有生命的,经过千百年光阴的蹉跎,是否还健康?这就需要‘体检’,并做好‘体检表’,为下一步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宋振虹形象地说,针对文物的修缮保护工作,沈阳实施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35处文物建筑及6处考古挖掘、25处历史建筑主体抢救性修缮、2处历史文化街区提升、20处历史片区更新利用列入计划。

三年内,实施了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大亨铁工厂办公楼旧址、肇新窑业公司办公楼旧址、法库吉祥寺等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工程。沈阳故宫油饰彩画二期、张学良旧居三进四合院西厢房、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肇新窑业公司办公楼旧址、南满医学堂旧址礼堂和基础二楼、北大营营房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相继完成修缮工程,张学良旧居红楼群、同泽中学男校、南满医学堂旧址校部和基础一楼等文物修缮工程正在开展。这些文物修缮工程,使经过历史洗礼的文物重新焕发了青春。

“四有”工作扎实推进 重点文物“不落单”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永安村村民董文才,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安桥的守桥人,于洪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在桥四周安装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有了守护员和守护单位,永安桥得到了妥善看护。在沈阳,很多文物都有这样的“待遇”。

沈阳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包括让文物有保护范围、有标识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保护单位(看护员),这使重点文物“不落单”,得到有效保护。

今年,沈阳完成了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二、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野外部分共85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对109处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测绘建档,形成包括文字资料、测绘图纸和影像资料等内容的测绘档案;完成了314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制作工作。

103处文物的“前世今生” 扫一扫码全知晓

楼体上有牌匾,匾上有二维码,手机扫一扫,这座建筑的“前世今生”便一目了然。让人们随时随地了解历史,润物于无声,就是“沈阳市文物历史建筑可阅读工程”的意义。

今年,沈阳为103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及重要历史建筑加挂简介牌并附加二维码,通过文字、影像等方式,让人们了解文物或历史建筑的名称、年代、建筑风格、简要背景等内容。通过数字化的“可阅读工程”,沈阳雄厚的历史文化“家底”更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据介绍,下一步,沈阳计划推出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慢道,串联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记者 刘海搏/文 李浩/摄

【相关阅读】

“数”家底

沈阳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资源丰富。截至目前,全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541处,其中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含世界文化遗产“一宫两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4处;历史建筑236处,552栋;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共221个,其中国家级11个、省级51个;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23万余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2万余件套。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