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经济民生

沈阳市多举措拓展残疾人服务项目 增强残疾人供给能力

2021年09月24日10:39 |
小字号

近期,沈阳市残联用新发展理念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构建集残疾人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个性化托养、农村残疾人扶贫为一体的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不断为残疾人过上美好生活创造条件。

温润残疾人心灵,启迪残疾人心智

从根本上改变智力残疾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不是一朝一夕的零敲碎打,而是水滴石穿的系统工程。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以阳光家园为依托,对智力残疾人实施“心灵工程”,先后创作60余首贴近智力残疾人生活和思想的诗歌:《我有工作啦》使他们知道了岗位的珍贵;《基地与我》使他们知道了啥叫整体的殊荣;《难忘的午餐》使他们品味了大爱无疆、上善若水;《心声》则让他们懂得了什么是生命的尊严,什么是幸福的憧憬;相声《公益的力量》使他们懂得有众多的爱心人士关心和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家”的味道……通过用心用情,潜移默化,一点一滴将智力残疾人朦胧的心灵唤醒,使他们能够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目前,先后有20余名智力残疾人经过在阳光家园的康复训练走上了稳定的工作岗位,有的还组建了家庭。

培养残疾人就业能力,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是就业困难群体中的弱势人群,而帮助智力残疾人提升就业能力更有特殊意义。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针对智力残疾人特点专门开发了手工艺品加工、复印纸包装、工艺书画装裱、紫菜包装、健康卡折叠、绿色菜品包装、农业产品对接超市销售等辅助性就业生产项目。这些项目生产安全,操作方式相对简单,适合智力残疾人实践。在实操过程中,采取因产品、因人而异的方式,做到教学指导到人,包干服务到人。目前,90%的智力残疾人可以独立完成生产项目。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用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包容和爱心,以适合智力残疾人就业的辅导,走出一条智力残疾人可持续扶持就业帮扶之路。

搭建残疾人培训平台,推动残疾人产业发展

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着眼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残疾人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直面直达,服务上门的方式,对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或家庭成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在线上,通过“互联网+实用技术培训”,已开设课程14门120课时,帮助农村残疾人足不出户学到技能。在线下,采取直面直达,服务上门的方式,免费为农村残疾人开设手机APP小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电商培训,以及农村种养殖技能培训。通过培训,鼓励引导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残疾人参加生产劳动,科学掌握农业生产技能,为其家庭参与养殖、种植等农业增收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不断激发残疾人内生动力。

建立专业化互助机制,带动残疾人持续增收

在省、市残联的帮扶下,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成立了全市唯一一家市级扶贫基地,与市农科院等有关专家建立了项目实验和培育推广为一体的互助机制,选定农村残疾人有持续发展需求的、市场前景好的新品种、新项目,在扶贫基地进行论证试验,先后建立果树栽植、生猪养殖、家禽养殖、淡水养殖、棚菜种植等如鸡心果、寒富苹果、咏春江花桃、三道鳞、粉太郎西红柿、三江白猪等项目品种,并对适宜残疾人进行推广,同时,与沈阳润祥永宏商贸有限公司、沈阳克里斯公司等单位合作,实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了残疾人种产销一条龙服务。目前,基地本身安置残疾员工就业16名,间接安置带动残疾人就业192名。

拓展残疾人服务项目,增强残疾人供给能力

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针对残疾人个性化托养服务需求,有效增加残疾人托养服务供给能力。依托基地成立了全市首家智力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机构——沈阳市和平区阳光托养中心,中心编制床位80张,无障碍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及服务人员专业。中心本着一切想着残疾人、一切为了残疾人的理念,以让残疾人生活舒心,让残疾人家属放心为宗旨,提供生活自理、康复训练、休闲娱乐、心理疏导、托养照料等全日制集中托养服务。阳光托养中心的建立,对缓解残疾人家庭负担,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沈阳市残疾人就业基地法人代表肢体3级残疾人贾福兴说:“做好残疾人工作,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敢于向社会难题挑战的勇气,努力让残疾人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就是要满怀亲人般的感情做工作,不怕艰难,不怕曲折,不怕失败。”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