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申直返”彰显沈阳速度和温度

近日,沈阳市完成了2021年对企业稳岗返还工作的数据比对,拟为4.9万户参保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14亿元。此次稳岗返还由数据系统“主动检索、智能比对”,对参保单位的稳岗返还工作全部实行“免申直返”,打造了“不见面、免申请、秒返还”的全新工作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振兴之策。企业稳,就业稳;就业稳,大局稳。稳岗返还是落实中央“用好用足援企稳岗政策”“抓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落地”和人社部提出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要在关键时期发挥关键作用”的有力举措。而“免申直返”是对稳岗返还进行了数字化创新、提供了精准性服务,是沈阳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拼图。
近年来,大数据成为沈阳政务工作创新关键词,在打通部门壁垒、实现无缝对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看到,不论补贴发放,还是权益申报,从对公权力进行无所不在的监督,到对群众权利进行无微不至的保障,都已取得了满意效果。对稳岗返还采取“免申直返”,不是疫情防控期间的权宜之举,而是继续深化大数据应用的试水之作——以最暖的温度、最快的速度、最努力的态度让全市企业充分享受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发挥出相关政策助企稳岗的最大效力。
为了维护基金安全,沈阳主动将失业保险基金审核工作流程纳入更高层级的行权体系管理平台和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方式,让稳岗返还发得更精准、更安全,确保政府资金能给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雪中送炭。这种操作,把大数据监督平台的效能释放出来,把监督工作融入服务细节,千方百计打好为企业减负稳岗的“组合拳”,延伸帮助企业的“服务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从“最多跑一次”到“免申直返”,打造“不见面、免申请、秒返还”的工作模式,不仅是大数据给力,更是政府部门用心。如果各个部门都来动手丰富数据库,架构惠民模型,一定会使更多惠民惠企政策实现应知尽知、应补尽补,从而激发出更多发展活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