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经济民生

全国城建水平50强,沈阳排名11,交通建设领域亮点突出

2021年07月21日16:40 |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小字号

近日,由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城市建设水平综合评估报告TOP50》出炉,此报告是综合考量城市整体规划水平、现有城市建设水平以及交通综合建设水平等的综合评估。其中,沈阳排名11,为东北排名第一的城市。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同时兼具了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属性,是东北地区最具幸福感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持续建设高快速路系统,畅通城市交通大动脉

为解决跨区域、长距离出行问题,拉开城市空间格局,沈阳陆续建成南北快速路、浑南大道、沈辽路等15条快速路,用时10年,将快速路里程由19公里增加至344公里,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位,基本建成了“环形+放射”的快速路网,有效加强了外围副城与主城的交通联系。通过调查测算,占城市路网总里程9%的快速路承担了30%的机动车交通量,2011年至今,沈阳市机动车保有量由80万辆增长至270余万辆,高峰时段路网平均车速实现了“不降反增”,由22公里/小时提升至25公里/小时。

环线所到之处皆为城区,快速有效提升城市凝聚力

大城市的多环线建设体现了城市建设水平的历史建设底蕴与基建实力,也构筑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点。沈阳已建成一、二、三、四、六共计五条环线系统。一环路的雏形是1932年《奉天都邑计划》中的中环路,于1985年全线贯通;二环路建成于1997年,并于2020年基本实现了二环功能南移;三环路即为沈阳绕城高速公路,建成于2010年,为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主要城市绕城环线之一;四环路建成于2013年,是沈阳城建史上投资额最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标准一级公路,配建有124.8公里的自行车道;六环路即为辽中环线高速公路,建成于2018年,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铁岭、抚顺、本溪、辽阳、辽中、新民等市县有机连接起来,并与G1京哈高速、G1212沈吉高速、G1113丹阜高速、G15沈海高速、S2沈康高速相衔接,形成了一个城际高速公路交通网络。

开通全国第一批钢轮钢轨制式有轨电车,探索多层次、一体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沈阳有轨电车的规划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3年开通了全国第一批钢轮钢轨制式有轨电车,2020年沈抚示范区有轨电车开通运营,成为全国首条连接两座城市的有轨电车工程,为国内有轨电车跨市一体化建设运营提供了“沈阳经验”。下一步,沈阳将重点推进有轨电车与地铁、地面公交、出租车、社会车、非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建设工作,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打造绿色低碳集约出行模式,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宽敞大气一直是沈阳城市街道的代名词。街道既是组织城市交通、布局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承载着景观、交往、礼仪、生态等多种功能。近年来,沈阳一直致力于通过加强慢行交通建设,推动城市发展转型,逐步从道路红线管控转变为街道空间整体管控。新建道路按慢行优先理念设计道路断面,既有道路以“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为原则,进行“道路的有机更新”。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上下苦功夫、真功夫,坚持洁化序化绿化亮化一体推进,标准化法治化社会化定量化协同发力,抱定用绣花功夫管理城市的信念,强化规划设计和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治理水平。

此外,沈阳市中心城区布局了“三环、三带、四楔”绿地系统,形成了结构性隔离、生态防护、景观游憩、水源涵养等多种功能复合的总体架构。近来年,沈阳开足马力推进“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园美城”,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积极建设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持续提升城市绿地面积,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市添砖加瓦。

当前,中国城市的建设水平不断提高,而建设水平,实际上就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程度、宜居度、便利度、幸福感的呈现。沈阳城建历经庶事草创、百业待举、竿头直上,如今仍在不断探索提升城建水平,力争在高质量、精细化的城市建设新阶段,再次提交沈阳答卷。

(责编:王斯文、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