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和法库两个经济开发区开展“手拉手”对接

近日,本网从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了解到,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丁一楠率领导团队一行11人来到法库,参加辉山-法库两个经济开发区“手拉手”对接会议。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绍斌与领导班子接待了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此行领导和同志。
会议现场。人民网 周颂雪摄
此次对接会议,是按照“沈阳市推进城区对口帮扶县域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的要求,辉山-法库两个经济开发区积极贯彻落实方案安排,共同推进构建具有沈阳特色的“手拉手”关系。以规划对接、产业对接、飞地对接、人才对接等为重点,充分利用优势园区先发优势与县域园区资源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协调发展,进而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对口帮扶共建格局。
会议现场。人民网 周颂雪摄
对接会议上,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丁一楠介绍了相关情况,辉山经开区2013年经国务院同意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定名为“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目前入区企业已经达到390家。构筑了乳品加工、粮油加工、畜禽加工、果蔬(饮料)加工、生物制品加工等五大主导产业。辉山-法库两个开发区携手组团闯天下,通过“通用航空、陶瓷产销、农业精深加工”和“飞地经济、干部互动”这三个产业、两个平台,实现多领域推进合作对接工作,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实现产业升级,同时,税收方面深入协调,争取在近期内对接工作有所进展和突破,与法库经开区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态势。”
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绍斌在对接会议上表达了对辉山经开区领导团队一行的欢迎,并介绍了法库经开区情况。法库十四五期间规划了“着力打造辽宁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沈阳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市民慢生活的休闲之都、沈阳北部生态涵养区”4个产业定位。在通过与辉山经开区的手拉手对接中,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一定明确对接内容,高度重视对接活动,全面合作、重点突破。持续推进对接合作项目,使“手拉手”对接不负市委市政府的殷切期盼。
会议现场。人民网 周颂雪摄
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是国家发改委在2006年6月批准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8年,根据辽宁省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将原有资源整合成为“一区三园”格局,暨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陶瓷产业园、通航产业园、辽河产业园,重点打造陶瓷、新型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通用航空、无人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七大支柱产业。其中,陶瓷园区现已成为国内四大陶瓷主产区之一,被业界誉为“中国瓷谷”、“东北瓷都”,入住企业306家,产品远销世界48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园区是沈阳市打造千亿航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累计引进全产业链企业50余家,是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级通航特色小镇、国内首批国家级航空飞行营地。2012年以来,每年由沈阳市人民政府在此举办一届国际飞行大会,如今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是辽宁省一张靓丽的对外名片。辽河园区是承接沈阳地区产业转移和飞地经济的重点园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随着沈阳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推进,而日益显得光华耀眼。
会议结束合影。人民网 周颂雪摄
据了解,沈阳市推进城区对口帮扶县域发展实施方案设立的目标是“通过三年共同努力,中心城区与县域地区、优势园区与县域园区的对口帮扶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未来三年,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与辽宁法库经济开发区(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一起,结合两地区已经形成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立足于“手拉手”结对双方功能定位,对接发展愿景、发展目标、发展策略等,共同推进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盘活有限空间资源,创建一批具有较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集聚区品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