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箱“穿新衣” 线缆“打捆走”
细节之处更显城市“绣花功夫”

沈阳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又有新举措。
7月12日,记者从市创城办获悉,为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创城为民、创城利民、创城惠民”创建理念,市创城办今年组织相关单位对全市主次干道、主要交通路口、公共广场、公园(景点)等点位周边的电箱进行美化,对全市小区、小巷线缆开展整治。
电箱“穿”新衣扮靓街头
生硬、单调,时不时还有点“牛皮癣”……这是矗立在街头的变电箱给市民最直观的印象,但最近有细心的市民发现,沈阳街头的电箱挥别了往日“灰头土脸”、锈迹斑斑的形象,悄然披上了新衣,成为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7月12日上午,记者在铁西区卫工街看到,整个街道焕然一新。街路两旁的电箱全部彩绘上色,小小的变化,让这些原本单调的“城市家具”展现出了无限的美感,不仅给大家带来视觉享受,还为街道带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记者看到,这些充满色彩与生机的画作,有的以故宫、工人村这些标志性建筑为主展现沈阳历史文化,也有的以文明出行、爱沈阳等为基调宣传沈阳创建文明城市……
当灰电箱不再“板着脸”,它们再也不是不起眼的街边“小透明”了。记者发现,不少路人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看得出来这次的电箱彩绘很用心,以鲜艳的蓝色和红色为底色,生动活泼的彩绘看着整洁舒心,城市环境更加美丽宜人了。”市民杜女士说。
据介绍,今年3月,市创城办召集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四家单位对电箱美化工作进行部署。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全市重要点位的强弱电、通信等电箱目前完成美化,美化充分体现公益性,内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文明出行等文明城市创建主题,电箱成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的有效载体,为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增色添彩。
治理“空中蜘蛛网”还居民一片蓝天
高空中密布的零乱线缆也像“蜘蛛网”一样,影响城市美观,还有很大的安全隐患。7月12日下午,记者在和平区沈阳站社区、民族社区等处看到,这里对空中线缆进行了有序梳理,避免杂乱、架空、过街等现象,散乱的线缆不再像过去那么“任性”想走哪走哪,而是“规矩”了许多。特别是沈阳站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用绿叶遮盖捆扎好的线缆,看起来很美观。
无独有偶,当天记者在沈河区顺发西巷看到,联通的工作人员正在这里捆扎散乱的线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何处理这些楼体上的线缆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这些线缆有电线,有线电视线,还有通信公司的网线,即便专业人员也很难分辨每一根线缆是谁家的。“好在这些线缆走的都很正规,捆扎起来就可以。”
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一些“走位”很奇怪的线缆,他们突兀地在空中横跨,一根或两根孤零零地连着两个楼。“这些可能是一些小公司的网线,由于设备不够,只能从这个楼连到那个楼去。”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线缆“蜘蛛网”问题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且多集中于老旧小区。许多老旧小区在线缆建设时缺少统筹协调和统一规划,新老夹杂,久而久之,导致各类线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同时,由于其中不乏老旧线路,在用电高峰期或者遇到打雷下雨,可能引发火灾事故,亟待清理整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6月起,市创城办又组织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北方广电五家单位对全市小区、小巷线缆开展整治工作。重点整治小区、小巷空中缆线不整齐不规范、乱拉乱设、飞线充电现象。全市计划整治453个点位,截至目前,完成292个点位。“我们已经完成三个街道的线缆治理,目前已开始双路社区的整治工作,相信很快就将完成区内所有任务。”工作人员最后对记者说。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于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