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辽宁频道>>要闻

沈阳:扮靓城市文化“风景线” 提升市民文化幸福感

 肖瑛 辛阳
2021年07月07日08:32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小字号

只要一提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共和国长子”,人们就会想到沈阳,想到粗犷、豪放这类词,想到“二人转"。但,这些都是老皇历了,如今的沈阳今非昔比,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以及遍布城区、特色纷呈的多功能的“城市书房”,成为沈阳一道壮观又亮丽的文化风景线,让生活在这座东北城市的市民多了文化幸福感。

艺术惠民,让百万市民享受文化成果

2010年4月23日,由沈阳市委、市政府推动的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即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和百万市民艺术共享)正式开始实施。以艺术院校为培训平台,以艺术院团为演出主体,开展面向大众的专业艺术培训和覆盖城乡的艺术服务,让“天价”的艺术培训回归公益,让高雅的艺术贴近百姓,探索了一条改善文化民生的新途径。

这个被评为全国“十大文化创新工程”的“双百万”工程硕果累累。2010年至2018年,在沈阳市“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中参与免费艺术培训、免费观展、公益电影放映、惠民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员超过1800万人次,对深入挖掘沈阳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促进人文沈阳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年,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创新展示形式,拓展传播渠道,采取线上艺术培训和线上艺术共享形式,借助网络平台推进艺术惠民活动的有效开展。如今,沈阳几千个小区处处设有艺术学习的大课堂,特别是文化广场活动蒸蒸日上,共有市(区)县级大型文化广场22个,基层各类中小型文化广场1869个,每年仅有组织的广场文化活动就达数千场,参与群众达数百万人次,而群众自发性的文化活动更是不计其数。

“浑河之夏”,吸引全民参与文化盛宴

6月25日,2021年“浑河之夏”开锣了。

“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是沈阳市打造的品牌文化项目,由和平区于2015年创办,如今浑河沿岸五区悉数参与。

每年6月至10月的浑河之畔,交响音乐会、歌舞、器乐等表演类活动,歌王舞王书法大赛、笼式足球赛等比赛类活动,婚纱展示、健身操等展示类活动,亲子合家欢、“浑河之行”情侣、亲子健步走等互动类活动,行为艺术、“快闪”“涂鸦”等时尚类活动轮番上演,吸引超过百万人次观众欢聚浑河岸边热情参与,拥有千万网友粉丝关注。数万人次的艺术家、演员和工作人员,以志愿者的身份持之以恒地深耕细作,让古老的浑河焕发出一个全新的“浑河之夏”,让沈阳涵养出一个拥有世界影响的现代都市文化品牌。

城市书屋,打造新型智慧阅读空间

2020年9月1日,沈阳市浑南区城市书房莫子山店正式启动。作为东北目前面积最大、功能最全、图书册数及品类最多、智能信息技术最新的高品质城市智慧型书房,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了读者自助管理服务,营造出了有温度、有品位的新型文化阅读空间。莫子山城市书房的亮相,受到沈城市民热捧,也为沈阳这座城市增添缕缕书香,成为沈阳的新文化地标。

今年五月,一家“可游览、可观赏、可休闲、可阅览”的智慧城市书房——北汤城市书房,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北汤温泉景区免费开放,纸质藏书2万册,电子藏书10万册,包括竹林书房、亲子书房、休闲书房、互动书房、阳光书房五个区域,充分迎合了读者现代阅读习惯。

铁西区的三家“工业风”城市书房也相继向市民开放,利用原有工业元素及主要建筑,积极融入了工业文化“老”字号元素,并修旧如故,在书房内陈列工业老物件,将工业与文化的多重碰撞完美诠释,营造了老工业区氛围,让来到这里的读者深深体验到了“工业”与“文化”交融的魅力。

位于沈阳经济开发区德式风情商街之中的中德国际社区城市书房,更是别具一格。书房外深红色的屋顶以及色彩缤纷的外立面,均以德国罗腾堡小镇为原型复制而来,充满异域风情,以浓郁的现代工业文化风格,凸显出沈阳工业文化的“新”字号。

一个城市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才会焕发崭新的风采。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全国综合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使得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责编:孝媛、汤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