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辽宁的故事

【穿越历史的感动】领导文艺不趋“左”“导演”原来是将军

2021年06月20日08:27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故事主人公:周桓,开国上将,辽宁省安东县(今东港市)大孤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务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国家文化部顾问等职。

周桓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这几句歌词,出自《英雄赞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每当看到这几句歌词,熟悉的旋律一定会马上浮现在脑海中。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这首歌的作曲,就是著名的作曲家刘炽。当时任辽宁歌剧院的副院长和艺术总监。而说到刘炽为这首歌作曲,就不得不提到故事的主人公——周桓。

此时的周桓因为受到“彭德怀错案”的牵连,被调离军队,到中共辽宁省委任书记处书记、主管文艺工作。

一位开国上将主管文艺工作,用现在的话说,有些“跨界”,但在文艺领域,周桓却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其实,周桓对抓文艺工作并不陌生。东北解放不久,他就曾帮助部队作家陈其通创作了话剧《炮弹是怎样炼成的》和《万水千山》;帮助指导解放军前线话剧团青年作家刘川,创作了话剧《烈火红心》和《第二个春天》,演出后,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

周桓在辽宁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抓文艺人才。他多次对负责宣传和文艺工作的干部说,没有一大批文艺人才就谈不上繁荣文艺。

在解决人才问题上,他提出要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招聘人才和培养人才并举。他还曾亲自出面从北京请来著名导演艺术家焦菊隐到沈阳给一些青年导演讲学;亲自沟通送张政芳等青年学员到北京拜京剧大师梅兰芳为师。

上世纪60年代,辽宁歌剧院要排《阿诗玛》,从北京中央戏剧学院请来了作者李坚修改剧本。那时,正是教条主义和“左”的东西盛行的年代,有人说《阿诗玛》缺少群众斗争场面,不讲阶级宣传爱情至上,吓得李坚不敢再写下去了。

周桓听说后,派人用车把李坚接到了省委小礼堂,看了一部墨西哥的电影《妇女》。看完后,周桓问李坚有何感想。李坚说,产生了一种对剧中主人公的命运的同情感和对邪恶势力的憎恨感。周桓说:“你不能把处在不同时代的阿诗玛写成像刘胡兰一样的形象。”

在周桓的鼓励和支持下,这部戏上演后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当时的沈阳音乐学院的音乐厅挂了音乐家贝多芬、冼星海、聂耳的图像。社教工作队进校后认为这是搞资产阶级的那一套,并把学校定为问题很大的三类学校。院长李劫夫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周桓。

周桓亲自来到音乐学院,对工作的领导说:“不能把过去的教育都说成是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是那么说,这些年我们这些共产党员都在干什么呀!”他还说:“谁说音乐学院音乐厅里不能挂音乐家的像,难道我们党只需要政治家,而不需要音乐家吗?”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曲家刘炽被周桓请到辽宁。电影《英雄儿女》剧本完成后,导演武兆堤和剧作者毛峰想找为电影《上甘岭》作曲而轰动影坛的刘炽出山,但当时刘炽正在组织排戏,就婉言谢绝了。周桓知道后,亲自帮助做通了刘炽的工作,于是便有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英雄赞歌》。

周桓在辽宁,不仅是位出色的文艺工作的领导着,更是文艺工作者的知音和挚友。辽宁或全国许多文艺界的人士,在遇到困难时总爱找周桓帮忙。周桓的名字在全国文艺界中几乎无人不知。到外地去演出的辽宁文艺团体,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你们辽宁文艺界有周书记的领导真是幸福,全国多有几位像周书记这样的文艺领导多好。”

一次,沈阳话剧团在进行《茶花女》的第一场彩排戏,当时周桓就坐在台下观看。台上,饰演男主角加斯东的王稼庆上场后先向女主角玛格丽特行了一个欧洲的古典礼,然后伸出右手,让玛格丽特行吻手礼。

看到这里,周桓突然喊道“停,重上”。王稼庆一连上了三遍,周桓都在此处叫停。周桓问王稼庆:“知道为什么让你停吗? ”王稼庆紧张又茫然地说:“不知道。 ”周桓说:“三遍没改,看来你是不知道!你就做一个让玛格丽特吻手的动作。 ”王稼庆做了,周桓大声说:“停!别动。你看看自己手的姿势。 ”王稼庆一看手才恍然大悟,简直羞得无地自容。周桓问:“怎么啦? ”王稼庆回答:“是兰花指。 ”王稼庆一说完,排演场内笑声一片。

排演结束后,周桓高兴地说:“作为一个好的演员,不但要准确掌握人物的内部舞台自我感觉,还要通过外部舞台自我感觉塑造出鲜明的舞台形象,每一个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要有强烈的时代感,巴黎的公子哥绝不会有中国京剧里旦角的‘兰花指’(众笑)。准确地把握住人物的心理动作和形体动作,这是一个由体验到体现的创造过程,也是由意识到下意识的过程,不能把其他戏里的习惯动作和自己的习惯动作,不加选择地流露出来,这是我们每个演员都应该借鉴的。”由周桓亲自参与导演的这部歌剧《茶花女》,后进京汇报演出,受到周恩来的高度评价。当时文艺界一些知名人士甚至称他为 “全国总导演”。

(责编:王斯文、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