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的会议消耗了基层大量人力物力

王  坤

2021年04月26日07:58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过多的会议消耗了基层大量人力物力

  “周一至周五参加市里召开的会议7次、乡镇组织的会议1次,接待上级领导及汇报5次……”近日,记者在基层采访时,某镇党委书记翻开工作笔记,向记者介绍今年3月其中一周参加会议及迎检的情况。

  “每天在会场,根本没有时间去工作现场。”这位镇党委书记语气中透着焦虑和无奈。和这位镇党委书记有着同样感受的基层干部不在少数,过多的会议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工作落实。

  “我几乎天天有会,有时一天要参加两场会。”鞍山市某乡镇党委书记对记者说,有一天,他分别参加了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不同部门组织召开的会议。

  “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不少基层干部向记者吐槽。抚顺市某镇长告诉记者,他所在镇距离市区远,去市区参加一次会议,往返路上得耽误半天时间,加上会议的时间,一天基本就“搭”进去了。

  与“会海”密不可分的是“文山”。“‘5+2’参加会议,‘白连黑’赶材料。”不少基层干部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过多的会议消耗了基层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更大的危害是助长了形式主义。某县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反映,有的会议市里开完,县区还开,传达的内容和提出的要求基本不变。某乡镇党委书记说,一年由他签字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材料超过千份。

  某街道党工委书记说:“上午参加会,下午下班前就要反馈情况,有的材料需要数据采集,有的内容选项众多,没办法不得不在内容上注水。”

  某社区干部更是直言不讳,上级会议多、基层人手少,很多社区干部一肩挑起民政、社保、环保等多项工作,经常遇到上级职能部门开会“撞车”,于是,只好请其他干部代劳,而前去参会的干部对业务不熟悉,只能是带着汇报材料去,拿着文件通知回。有的基层指定专人去跑会。如此一来,在落实工作的时候,一旦群众向他们了解情况,他们也只能回复“自己看通知、自己翻文件”。

  有基层干部说,没时间深入基层研究实际问题,造成落实工作流于形式、浮在表面。

  鞍山市某局干部认为,解决文山会海的问题,并不是一味地反对开会发文,该开的会议还得开,该发的文件还得发,但开会、发文一定要精准,不能形成“路径依赖”。抚顺市某乡镇党委书记建议,上级考核部门一定要出台相关举措,比如推行“无会日”制度或建立会议统筹机制,把必须开的会议精简开、创新形式开,把必须申报的材料简单化、清单化,只列问题和解决办法,不言其他。

  “只有文山会海‘减’下去,才能把工作责任‘加’上去,从精简会议、转变会风做起,带动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把时间和精力投入服务群众、解决问题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受访干部纷纷表示。

(责编:汤龙、王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