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路上的我们|沈阳师范大学红色校史故事

2021年04月10日09:39  来源:人民网-辽宁频道
 

沈阳师范大学供图

在沈阳师范大学校史馆,有建校初期三位校领导塑像格外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分别是教育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董纯才;大家熟知的《记一辆纺车》的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还有一位就是沈阳师范学院第一任院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车向忱。

车向忱(1898-1971),原名庆和,辽宁省法库县人,1953年9月,为统一师范院校名称,中央教育部决定将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任命车向忱为沈阳师范学院(今沈阳师范大学)院长。

车向忱早年曾在法库县中学、北平大学高等补习班学习,后考入中国大学法科,不久改读哲学系。1925年毕业后回沈阳,任教于东北大学附属中学、奉天省立第一高中等校。期间还从事平民教育,并创办了奉天学生平民服务团、奉天平民教育促进会等组织。1946年,车向忱加入中国共产党。东北全境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成立,车向忱历任沈阳师范学院院长、沈阳体育学院院长、辽宁省实验中学首任校长。

车向忱不仅是一位著名教育家,同时为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受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的委托,筹建东北三省民进组织。车向忱的幼子车树实,也是沈阳师范大学退休教师。作为父亲一生经历的亲见人和整理者,每当提起父亲都百感交集,在他的记忆里,当时父亲的工作非常忙碌。

沈阳师范大学供图

为师者,“传道解惑”是使命。为了这个使命,车向忱付出了毕生精力,一生遇到过不少艰难挫折,但车老坚定的革命理想,一心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沈阳师范大学在车老的感召下,积淀并塑造了“自强不息、创业创新”的沈师精神,传承和发扬了“博学厚德、尚美健行”的校训传统,车老为沈阳师范大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责编:王斯文、汤龙)